烟尘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 94 章 历社死(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模样站在这里,又有身边弟弟们的衬托,五阿哥都没法开口说你们问我三字经吧!

场面安静了下来,各位大臣肚子里疯狂想办法把场面给弄圆满了,康熙感觉脸被抽肿了!

他给自己父子俩挽尊:“皇五子养育在皇太后宫中,一直以来说的是国语,胤祺,给大家用国语读一段吧。”

你不会背总会读吧!

五阿哥上前找了一本书,叽里呱啦的读了一遍,群臣纷纷夸奖,场面瞬间沸腾了起来,似乎五阿哥读的特别好,尽管很多大臣没听懂,不妨碍他们这会闭着眼睛死命的吹五阿哥!

然而他们越是吹嘘五阿哥的脸色越是难看,最后他都不知道怎么结束的,只知道哭哭啼啼的去找太后。

海棠跟在他身后,听着他呜呜呜呜的哭着,时不时抹着眼泪,无奈的跟着一起去拜见太后。

太后一看五阿哥哭着回来了,唬了一跳,老五哭的时候不多,这是怎么了?

她问五阿哥:“你别哭,你说说这是怎么了?和兄弟吵架了?”

五阿哥看到太后顿时更委屈了,这

时候哭的不管不顾,抱着太后的胳膊哭的上气不接下气。

他哭的答不上来,太后看海棠,海棠就说:“没有,不是和兄弟们吵架,就是今儿被汗阿玛查了学问,场面有点大。”

太后还以为是什么事呢,就这?她说:“你是不认字吗?”

五阿哥摇摇头,太后就说:“你认字就行了,还哭什么啊?前几日你快活不?既然前几日你快活,这会儿就把这事儿认下,大大方方的说不懂,没好好学,哪能好处都让你占了?不哭不哭啊。”

五阿哥就说:“今儿人多。”

“人多?那天下人更多,谁敢说自己读完了天下书?比你强的多的是,比你弱的有更多,你往前看看再往后看看,心里就痛快了。”

“可是兄弟们都偷偷学了,而已学的特别好。”

海棠在一边不停的点头:“九哥十哥今儿都没露怯。”

太后摩挲着五阿哥的脑袋问:“我问问你,你学的进去吗?”

五阿哥摇摇头。

“你看,你都学不进去,白天学不进去,晚上也学不进去,别说偷偷的学了,咱正大光明的都学不进去,所以还是别费力气了。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东边不亮西边亮,你总有自己能学的会的,这事儿不怨你,就怨你汗阿玛,他没找到你爱学什么就把你塞书房去了,这就是他的错。”

说着对身边的大太监说:“请皇上来,就说我请他。”

太监听了吩咐退了出去。

太后心疼的说:“别哭了,这事儿不赖你,就赖你阿玛!晚上在这吃饭,我让厨房做你们爱吃的。”

又跟海棠说:“和哥哥出去玩去。”

海棠听出来了,让多哄哄五哥,他受打击了。

海棠拉着五阿哥出去了。

康熙在无逸斋和张英说话,听了太监的禀告,就知道太后为的是五阿哥的事儿找自己去呢。

康熙就问张英:“敦复,你们家碰到这事儿你是怎么办的?”

张英的儿子张廷瓒张廷玉都是努力学习的典范,他长子张廷瓒在康熙十七年中举,是二甲第二名,被授官至今已经十年,父子同朝为官算的上一时佳话。张英是真的没经历过孩子不学习孩子祖母跟着闹的事儿。因此把老母亲在别的事儿上胡搅蛮缠的回忆拿出来重温了一下,说:“臣是尽量顺着老人。”

康熙叹口气,嫡母召唤他不得不去,就说:“朕去后面一趟,侍奉太后晚膳,你们也散了吧。”

康熙到了之后,太后就问他:“我问问你,做人,是学问要紧还是明白事理要紧?”

康熙觉得太后换打法了,以前是不会讲道理的,开门就是“你不许难为老五”!

不用问,有人给太后当军师了。康熙转头向外看,八角楼下三个孩子在玩耍,十一太小,老五太拙,除了伶俐的海棠不做他想。

康熙收回视线,说:“自然是明白事理最要紧,读书就是为了明理。”

太后点头:“既然你也

这么想,

咱们就来说说老五的事儿。”

“儿子洗耳恭听。”

“老五这孩子是个实心眼的好孩子,

读书没其他兄弟好怎么了……”康熙听到这里点头,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看来太后就学了个皮毛,他一边听一边笑着点头,觉得海棠刚才白嘱咐太后了,这丫头瞎忙活一场。

太后的逻辑简单,应该说短短的草原生活构成了她所有的认知。她内心像草原,一望无际,粗犷宽广,既博大又空虚,自蛮荒到如今都是这幅模样,毫无修饰毫无遮掩。而且她终身奉行草原上的规范,都说她不靠谱,是因为大家的思维是农耕文明影响的,她就是很纯粹草原规则熏陶的,想了解她很简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