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金三角“毒王”《2》(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坤沙欣然同意了张苏泉的提议,在罗星汉部队的必经之路设下埋伏。对方猝不及防,只得丢下 15 吨毒品仓皇逃窜。坤沙趁机将毒品据为己有。

经此一役,罗星汉集团遭受重创,一蹶不振,再也无法与坤沙抗衡。坤沙也借此机会正式开始了他称霸金三角的征程。

坤沙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大量种植罂粟,建立军事基地,还修建了一座毒品提炼厂,将鸦片提纯为海洛因,价格翻了十倍不止。此外,他还发明了臭名昭著的“双狮踏地球”牌海洛因。

这些毒品为坤沙敛聚了巨额财富,他用这笔资金大肆招兵买马,吞并地盘,控制毒品运输要道,占据了金三角 80的毒品交易,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金三角毒王”。

然而,坤沙的肆意扩张引起了缅甸政府的警觉,他们无法容忍坤沙的胡作非为,更不能坐视自己的人民遭受毒品的侵害。

于是,1969 年 10 月,缅甸政府以商谈缅北民族问题事宜为由,致电坤沙,表示要派专机把他接到腊戌。志得意满的坤沙丝毫没有察觉到此次危机,欣然答应前往。

然而,当飞机降落在腊戌时,缅甸政府立刻扣押了坤沙,并且下令早已埋伏完毕的政府军向坤沙的根据地发动进攻。政府军强大的火力很快就击溃了贩毒武装,只有张苏泉带领一百多人逃进了深山老林。

一时间,群龙无首的坤沙贩毒武装陷入了混乱,不知未来该何去何从。此时,张苏泉再次站了出来,提出了破局之法。

张苏泉认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是保住坤沙的性命,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坤沙还活着,就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因此,他利用了掸邦地区复杂的民族矛盾,宣称坤沙是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人,并将坤沙的武装力量打造成“掸邦革命军”,声称坤沙是因为支持民族运动而被政府关押的。

这样一来,不仅吸引了大量部落武装前来投奔,恢复了坤沙的武装力量,而且这种言论也让缅甸政府面临前所未有的舆论压力,被迫放缓了对坤沙的判决。

保住坤沙性命后,张苏泉开始谋划如何营救坤沙。他决定再次利用舆论的压力,为此,他绑架了两名苏联医生,并要挟缅甸政府放人。

缅甸政府当然不愿意,继续派兵进攻坤沙的部队。然而,这正中了张苏泉的诡计。他一边带着苏联医生在山里逃窜,一边示意手下制造舆论,宣称缅甸政府不顾人质死活,丝毫不讲人道。

在苏联等国的外交施压下,缅甸政府不得不做出妥协,答应了张苏泉提出的条件,释放了坤沙,换回了两名苏联医生。

然而,坤沙并没有因为这次经历而有所收敛,反而更加肆无忌惮。他利用自己的声望和财富,迅速召集了一支军队,并宣布成立“掸邦革命军”,自任总司令。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坤沙很快控制了金三角地区的大部分毒品贸易,并成为了世界闻名的“毒王”。

那么,坤沙回到金三角后,又采取了哪些行动?他最终的命运又会如何呢?

缅甸政府“纵虎归山”的行为,不仅没有给金三角地区的局势带来和平或缓解,反而适得其反,为自己培养了一个心腹大患。

坤沙回到金三角后,十分支持张苏泉的政策,决定利用缅北地区的民族矛盾,高举“民族革命”的旗帜,喊出“掸邦独立建国”的口号。

在这样的旗帜下,当地许多不明就里的部落武装纷纷投入坤沙的麾下,献身所谓的“革命运动”,毒品买卖也在坤沙的包装下成了“筹措军费”的举动。

就这样,坤沙的军队迅速扩展,达到了拥有 6 各师的编制,上万余人马,并且还拥有美式装备和地空导弹。

1985 年,坤沙宣布成立“掸邦革命政府”,坤沙自任政府联合军总司令,其势力霸占了整个金三角,成了当之无愧的“金三角之王”。

有了势力庞大的武装部队,金三角成了坤沙的独立王国,他的势力也向四周伸开了魔爪,越过了金三角,触及泰国、老挝地区。

军事实力的迅猛发展让坤沙的野心急剧膨胀,即使在泰国、老挝的行动失败,也没能让他清醒过来。1993 年,他不顾张苏泉的劝阻,公然宣布成立掸邦共和国,并自任总统。

但是,正是这一举动,埋下了坤沙集团走向覆灭的伏笔。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印支地区局势得到缓解,缅甸政府也开始执行民族和解政策,许多缅北地区的武装开始放下武器,和政府进行和平谈判,坤沙集团逐步走向孤立无援。

此外,坤沙建立的所谓“掸邦共和国”,实际上是“以毒建国”,打着革命的幌子进行毒品贸易,这一行为遭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唾弃。坤沙集团所谓的“革命行动”在国际上没有得到任何支持。

不仅如此,坤沙集团内部也开始分崩离析。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掸邦部落发起了“纯洁掸邦”运动,坤沙集团成为了众矢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