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0章 科室里突如其来的负面情绪(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今天李卫国也要上班了。

轧钢厂在东直门外,出了南锣鼓巷,一直向东,距离不是太远,步行快一些,40分钟就能到。

李卫国骑着永久28大杠,甩开两条大长腿,蹬得车链子直冒火星子。

“一大爷,上班了您呐?”

“哎哟!”

易中海正和贾东旭并着膀子走路,耳朵边冷不丁嗷呜一嗓子,吓得脚下一个趔趄,险些摔个大马趴。

来自易中海的负面情绪+444!

来自贾东旭的负面情绪+333!

来自贾东旭的正面情绪+555!

正面情绪?

什么鬼?

贾东旭看见他师父吃瘪,心里还挺痛快,真有意思!

在贾东旭象征性地怒骂声中,李卫国早已远去,风驰电掣,很快就看到了一个矮胖的身影。

“二大爷,上班了您呐!”

“哎哟!”

来自刘海中的负面情绪+444!

来自刘海中的负面情绪+666!

被李卫国吓了一跳,刘海中本来还以为他要驮自己一程,谁知道这小子一溜烟就过去了,气得直骂娘,负面情绪给了好几波!

不是李卫国找茬,主要是胯下的新自行车太招人恨,负面情绪一波接着一波。

尤其是在轧钢厂上班的四合院邻居,只要骑着车子一超过去,立刻就是一大波负面情绪。

别人走路四五十分钟,李卫国骑车十来分钟就到了。

红星轧钢厂是一个万人大厂,妥妥的正厅级单位。

连工人带家属,没有五六万,也有三四万。

加上附近的老百姓,十万人只多不少。

这么多人,就算有一少半到轧钢厂的职工医院看病,诊疗任务也相当繁重,不是随便找几个半吊子医生能应付的。

因此,红星轧钢厂职工医院,医护人员足有一百多人,常见的医疗仪器也很齐全,放在人才济济的四九城,医疗水平算不上多高,但也远远不是小单位的医务室能比。

上下五千年,纵观古今中外,现在是工人兄弟地位最高的时代,没有之一。

工人看病几乎免费,供养的直系亲属看病也能报销一半。

有这么多的病人练手,医生的医术又能差到哪儿去?

这年头,凡是超过万人的单位,职工医院几乎就没有太差的。

套一下这个年代的行政级别,职工医院的院长是正处级,和县长差不多。

这么大一个医院,不可能窝在厂里,那样外人还怎么进来?

建国初期,重工业是绝对的重点保护对象,不可能让外人随便进,万一有敌特搞破坏怎么办?

职工医院紧挨着轧钢厂,门是对外开的,和轧钢厂走的不是同一个大门。

李卫国也正是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才报考医学中专的,如果职工医院规模太小,还怎么分配过来?

分配不到职工医院,还怎么想办法住进禽兽四合院激活系统?

前天报到的时候,医务科就已经给李卫国分配好科室了——理疗科。

理疗科,说白了就是利用仪器,或者针灸推拿给病人治疗康复的科室。

没办法,像李卫国这种小年轻,专业又是学中医的,如果让他单独坐诊,估计一年也没几个病人找他看病。

老中医老中医,在患者的心目中,中医都是越老越吃香。

其实,不光是中医,西医也是一样。

一个十**的小医生,病人脑子被门夹了才会找他看病!

理疗科就不一样了。

操作一下理疗仪器,给病人拔个罐子,搞个艾灸,甚至推拿几把,对年龄的要求并不高,有时候反而年轻是一种优势。

年轻人有力气,按摩的时候力道足。

当然,李卫国也可以跟着医院里的老大夫,一边学习,一边看病。

可惜,那些有名的大夫都有徒弟,没有一定的关系,根本就挨不着边。

所以,李卫国就花了些心思,给医务科管分配科室的大妈送了包红糖,顺理成章地进了理疗科。

其实,按照李卫国的计划,是准备进理疗科浑水摸鱼的。

毕竟他来轧钢厂职工医院只是手段,分配禽兽四合院的房子才是目的。

没想到,系统居然能提升技能等级,现在医术水平达到了行省级,李卫国就不准备再一直摸鱼了。

四合院以外的人提供的情绪值虽然少,但人多了,情绪值不就上来了吗?

有一手好医术,不信那些被自己治好的患者不给自己提供正面情绪!

当然,如果有人不懂感恩,治好了病,还反过来给自己提供负面情绪,那李卫国也不会惯着他们,会让他们的负面情绪来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