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9章 抓阄分房(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凡是家里有乌拉尔亲戚的,都要求尽量动员她们下山来。

除了落户的通知,各种规定也被各村的村长和里正掰开揉碎了讲。

讲解之前,朝廷还专门把各村的里正和村长拿去集中培训了一番。

首先就是乌拉尔人落户之后,按照普通百姓一样,享有种种正当权益。

其次下山后,按照家里的人口给分免费的房子,人口越多的家庭,分到的房子越大。

土地也是按照人头进行分配,营州地广人稀,山下有很多土地没有被开发过。

凡是落户的乌拉尔人,按照壮年男丁每人各一亩、老人、小孩、女人每人各半亩的份额分配田和地。

当然这里的田地指的是未经开发的荒地,划定区域后由乌拉尔人自行开荒,不过前三年不用交任何赋税,土地里的产出完全归自己。

落籍主要就是分散落在山下的各个村庄。至于营州城是没有的,有也是各个大部落的高层,不会给普通人知道。

而为了解决本地居民排外的问题,朝廷除了出台专门针对乌拉尔人的政策,还规定各村每接受一个乌拉尔人落户,今年村里的赋税就减少一百文。

按照落户的人数对各村里正进行年终考核以及村里下一年度的农资补贴等政策拨款分配。

一百文看着不多,平摊在每户身上没有多少,但朝廷说的是按照人头减税,乌拉尔人虽然人丁凋零,但凑在一起还是有好几百号人。

若是运作得当,有的村今年整个村的户税都不用交了。

一时间,乌拉尔人成了人人争先拉拢的对象。

而朝廷这边,给了乌拉尔人两种分配方式,一种是自行选择想要落户的村庄,看是否还有落户名额,再由朝廷出面跟当地的里正交涉。

一种是由朝廷按照搬迁的距离远近,就近安排分配。

不过各村的发展有好有坏,若是人人都想去离城近的村庄,也无法全部都满足。

所以除了一些选择偏远村庄的能直接落户外,还是由朝廷进行分配的居多。

每个村分到的人也有限,还是要把乌拉尔人分开一些,不然几百号人扎堆容易出现骚乱。

那日苏和托雅姐弟俩选择了第一种,达亚尔大叔他们归属的白柔部落也选择落户良禾村。

良禾村距离营州城有两个时辰的路程,附近也只有敖古部落和白柔部落的人在活动,所以朝廷没有安排新的人过来。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漫长深入的考虑,敖古部落的族长终于还是决定冒险一搏,将全部落的人都搬迁了下来。

当然也选择了落户良禾村。

仔细算算,整个良禾村能落户近六十几个人,而整个村的原住民也不过一百多个。

这天吃过晚饭,里正敲锣打鼓,让各家各户派出一人去村里的广场开会。

梁崇单门独户,只要开会都尽量会去,怕错过什么紧急的信息。

这次通知的主要就是为乌拉尔人盖房的事情。

时间已经来到六月份,剩下的七八月就是农忙的季节,靠种地为生的农民都忙着双抢,没有时间做别的活计,要趁六月份就把房子盖好。

这样的话原住民在忙着抢收的时候,乌拉尔人可以对自己的土地进行开荒,且一家人在冬天也有地方住了。

盖房需要村里人的帮助。

但也不是白白帮忙,参与盖房的,男人每人给一天十文的工钱,女人帮忙做做煮饭、捡石块等活计,每人一天六文钱工钱。

乌拉尔人也是一样的。

至于工钱和材料的钱由朝廷来出,这也算是变相的以工代赈的方式。

不过房子的材料没有多好,只是普通的土房,屋顶上盖上茅草,且每家每户都是统一的样式,只不过人口多的会多几间房。

这年头,去城里干一天扛大包的苦力也不过赚十文钱,在村里就能赚钱,而且还是农闲时间,一时间,本来有些不乐意的人家也乐呵呵的参与进来。

不过梁崇是不去的,一是她和村里人不熟,二是轻省一些的活计早被村里活跃的婶子们揽了去,轮不到她。

那日苏和托雅又下山了,这次主要是来抓阄分房子。

落户籍的事情前面已经由各村的村长和里正领着去弄了。

房子的选址按照各村的实际情况来,因为本村能盖房的地方基本都被原住民包揽了,里正为了省事,直接就在空闲的土地上划了一大片出来。

每户分到的宅基地大小是一样的,只不过房子的间数不一样,现在人口少的人家万一以后添丁,还能再次加盖。

按照两人一间房的份额来盖,不满两人的按两人算,若要多盖,得自己出钱。

为了公平,每户人家派出一个代表,直接采用抓阄的方式进行宅基地的分配。

村里人都来围观,梁崇也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