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6章 特别的礼物(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坤哥的话听起来不像是好话,但神态上却表现出了对薛忍冬的赞许。

对于黑市的人来说,纠察队就是他们的天敌。

薛忍冬能明目张胆地在天敌的眼皮子底下瞒天过海,这份本事,自然是值得同行敬佩的。

察觉到坤哥和周围几个小弟的目光,薛忍冬把准备好的否认三连咽了回去,转而笑眯眯地说道:“出门在外,总得有点吃饭的本事嘛!”

“不过我挺好奇,你一个知青咋会想干这行?”

坤哥这话说得笃定,显然是已经查过薛忍冬的底细了。

薛忍冬半真半假地回答道:“没办法,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父母不在了,家产被叔叔一家霸占,只能自己想办法挣个出路。”

坤哥听了,有点不平地说道:“就这丧良心玩意儿,你有一身本事,咋不整死他?”

薛忍冬能在纠察队眼皮子底下藏货,黑市的人都以为她有自己的人手,帮她完成这看似不可能的事。

他们哪里想得到,薛忍冬根本就没什么手下,一切都是自己完成的呢?

只能说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薛忍冬没有否认坤哥的说法,只模棱两可地说道:“等回城才有机会。”

坤哥和薛忍冬毕竟是初次见面,也不好太过交浅言深,点了点头,算是认可薛忍冬这个刚入行的新人了,之后便冲一个小弟抬了一下下巴。

小弟会意,去后头把一早准备好的自行车推来了。

“这车和厂子里的不一样,但东西是好东西。”坤哥拍了拍自行车的车座,“你也知道,前些年有不少人家都让砸了,那些人冲进去,专挑值钱的洋货砸,好些进口的洋车子都被砸得不能用了。该说不说,这外国人的零件做得是真不错,拆下来能用的,拼起来的新车,也结实得很。”

薛忍冬扶着车把端详了一下,确实看出点门道来。

虽说自行车这东西自发明出来以来,形制变化就不大,但不同年代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眼前这一辆,还真有点民国时期的风格。

薛忍冬蹲下去看了一眼自行车的车链和轴承,确定里面的零件都是锃光瓦亮的,不是那种生了锈的破旧零件,便点了点头,问道:“我能试试吗?”

“尽管试!”坤哥一摆手,“保准比外头买的还实用!”

薛忍冬没骑过有横梁的车子,磕磕绊绊地上去了,骑车骑得也不大稳当。

不过她还是能区分出来车子好不好骑的。

绕着黑市的小圈子兜了两圈之后,薛忍冬就从车上跳了下来,推着车来到坤哥面前,说道:“车子我要了,说个价吧!”

“你是有真本事在身上的,咱们交个朋友。”坤哥比了个手势,“一口价,一百二。怎么样?有诚意吧!”

这年头物价都是物价局统一定的,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最极端的上下浮动也不超过30。

自行车一般是一百五左右一辆,还另外需要自行车券。

因为产能不足,自行车券是按人口比例定指标的,通常有正式工作的工人,平均每年每五百人分一个指标。

因此虽然自行车券本身并没有明确的定价,实际上在民间的价格却很高,一般不会低于五十块。

薛忍冬没有自行车券,要是自己在黑市换自行车券,再去供销社订购自行车,等货的时间长不说,加在一起最少也要两百块的花销。

可是在坤哥这买私人组装的自行车,却只需要一百二。

可见坤哥是真的挺有诚意的。

薛忍冬这人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你敬我一尺,我就敬你一丈。

闻言也不讲价,非常痛快地数出了十二张大团结递给了坤哥,说道:“那就谢谢坤哥了,坤哥以后有事找我,第一单给你打八折。”

坤哥的目光闪了闪,说道:“你这话我记下了,到时候可不跟你客套。”

“那是当然,我这人也不爱讲客套话。”

薛忍冬隐约猜测到坤哥打算让她带什么货,心里反而有点跃跃欲试。

不过坤哥不说,她也不好多问,眼睛在周围逡巡了一圈,说道:“这里工业券怎么换?”

之前决定买东西感谢一下谢临川,到现在还没付诸行动。

眼下正式办完了,薛忍冬就想起这茬了。

这种小事,坤哥一般不过问,脸往旁边一转,一个小弟就自动上前,跟薛忍冬换了工业券。

薛忍冬换了二十张,觉得够用了,就没有再换,骑上自行车和坤哥打了声招呼,就离开了黑市。

她打算去供销社给谢临川买一把药锄。

乡下的供销社和城里的商店不同,有许多农民用得上的东西,农具也包括在内。

不过这年头农具大多是生产队集体购买,是集体财产,很多农民家里除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