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93章 镇康风情(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晚饭后的消食散步活动,是虎永刚夫妻俩的每日必做的事情。

两人沿着南伞河边的步道,慢慢往回走。

边陲小城的污染小,还能看到天空中那如银的月色和点点的繁星。那月色和星光,洒在平静的水面上,波光粼粼,展示着暗夜的悠远;

步道边的街灯下,树影婆娑,夜蝉啼鸣,让行走其间的两人轻松无比。

走回公园广场时,却是人头攒动,形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广场上有一群人在打陀螺。这里的陀螺和其他地方的大不相同,它叫做“磨盘陀螺”,用木头制成上面很平滑,真的很像磨盘,下面矮脚上嵌入钢珠或钉了圆头铁钉,便于转得更久。

这陀螺都很大,小的直径也有20厘米,大的甚至有4、50厘米,但高度只有为5—8厘米。

他们玩的方式也很特别,并不如平时所见的用鞭子抽打陀螺,而是带有对抗性的,一方防守一方进攻。

防守的一方先把自己短木棒上的绳子缠绕在陀螺上,然后像甩飞盘一样,把陀螺甩到场地中间,让陀螺飞速旋转。

进攻的一方同样的操作,只是要把自己的陀螺击打对方的陀螺,使之倒地或不能运转。

奇怪的是,双方都可以用竹片,把没有停止旋转的陀螺铲起来,放到一边,还有人趴到地上往陀螺的底部滴油,应该是让它转得更久。

一般的广场上都有大妈的广场舞方队,这里也不例外。只是这里的大妈们,跳的虽然也是现代舞,但民族和地域特色更强。

虎永刚夫妻俩走到“群众文艺演出点”时,发现这里载歌载舞的,更加的热闹。

向旁边的人一打听,原来这种原生态的歌舞,是镇康独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数瑟。

这名字很特别,形式有点像对山歌,只是多了舞蹈。

只见那对歌的双方,一方先唱“阿数瑟瞧着”,巴拉巴拉;应对的一方唱“罗细瑟甩着”,巴拉巴拉。

虎永刚两人是一句也没听懂,只听说当地人习惯把“打歌”“唱调子”等歌舞形式,统称为“阿数瑟”。

而且这“阿数瑟”的歌词,都是演唱者根据场合与情境即兴创作的,歌词包罗万象。

虎永刚赞叹不已,他们一边要弹奏三弦,一边要配合独特的舞步唱跳,还要在现场作出歌词来,应答对方的歌者,真是不容易。

广场边上还有几个卖小吃的摊贩,这里的水果小吃,真是让他们两人大开眼界!

居然是把水果切成块或条,然后拌上辣椒面吃!

什么酸芒果芽、青芒果、羊奶果、李子、木瓜、猕猴桃等等,拌上辣椒面以后,红的、绿的、黄的,各种颜色混在一起,色泽分外的诱人。

爱吃水果的宁静,却望而生畏,不敢尝试。而作为资深吃货的虎永刚岂能错过这难得一见的吃法。

他买了一个青芒果,削皮后撒上辣椒面,咬上一口,只感觉青芒果肉清脆可口,酸酸甜甜的,又有特制辣椒面的辣味,大夏天的吃这个,有一种“冰火两重天”的美妙。

他怂恿宁静尝了一口,好不好吃她没说,只见她连忙跑回摊位前,让女摊主给拌一份小番茄。

女摊主笑嘻嘻地解释:“那不是小番茄,是羊奶果。你看这表皮上有星星点点的,小番茄是很光滑的。”

虎永刚怕老婆难堪,忙说道:“别管它是什么了,就这个给她来一份就行了。”

看到宁静一个接着一个地大快朵颐,虎永刚问她:“这种味道很奇特吧?”

宁静嘴里嚼着羊奶果,有些口齿不清地说:“那还用说吗?酸酸甜甜的,又带点辣,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啊!”

两人边吃边往停车场逛去,回到房车就洗洗睡了,一夜无话……

第二天早上,虎永刚遛狗的时候才发现,南伞河畔公园的对面就是镇康县政府大院,旁边的巷子里好多家早餐店。

这里他找到了一种特别的早餐—血旺饵丝。

饵丝,在云南很畅销,之前他们也吃过,但搭配了血旺的饵丝这还是第一次见。

他问坐在店外小桌上,吃得津津有味的当地老人,这血旺饵丝用的是什么动物血?

老人说,这是当地的土猪血旺,再搭配上韭菜、豌豆苗,又健康又大补。

虎永刚笑笑,他知道猪血可以清肺,抽烟的人吃了有点好处,却不知道怎么就成大补了?

老人还说:“这血旺饵丝,是我们镇康最出名的早餐食品。我们本地人流传着一句话说,要想来年发发发,血旺饵丝赐你旺旺旺!就听听这个名言,你们外地人也该来尝尝吧?”

虎永刚忙说:“一定要尝!我还要叫我老婆来尝!”

说着,就在老人对面坐下,给宁静打了个电话,让她过来吃早饭。

一会儿,店老板给老人送来了一把烤肉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