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章 陈曦起(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34;陈曦起,字文思,陈留襄邑人。少有才名,魏文帝召为著作佐郎。文帝崩,与刘劭共谋诛杨骏,以功封为襄城乡侯,迁五官中郎将。泰始八年,转太仆卿。九年,迁尚书,领左丞府事。十年,迁尚书右仆射。陈曦起病笃,上表逊位,诏曰:&39;太仆卿陈曦起,旧典宗庙,忠诚著绩,方欲委以重任,而闻疾笃,朕甚伤之。若力不任,可且还府养病。&39;十一年卒,时年五十六。&34;

&34;陈曦起,字文思,陈留襄邑人。年轻时便有才华和名声,被魏文帝召见并任命为著作佐郎。魏文帝去世后,陈曦起与刘劭共同策划杀害杨骏,因功被封为襄城乡侯,并升为五官中郎将。泰始八年,调任太仆卿。九年,又升为尚书,兼任左丞府事务。十年,再升为尚书右仆射。陈曦起病重时,上表请求辞去官职,皇帝下诏说:&39;太仆卿陈曦起,长期负责宗庙事务,忠诚有成绩,本打算委以重任,但现在听说他病重,我很难过。如果他体力不支,可以先回家养病。&39;陈曦起于泰始十一年去世,时年五十六岁。&34;

陈曦起

陈曦起,字文思,陈留郡襄邑县(今河南省开封市)人,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书法家。

陈曦起早年丧父,由兄长陈纪抚养长大。他聪明好学,精通经史,尤其擅长书法,与钟繇齐名,并被尊称为“钟陈”。他曾担任过曹魏的太学博士、五官中郎将等职位,深受魏文帝曹丕的器重。

陈曦起在政治上主张法治,反对当时盛行的以德治国观念。他曾上书魏文帝,提出“法者,治之端也”的观点,认为法律是治理国家的基础。他还主张选拔人才应注重实际才能,而非仅仅看重门第和地位。

除了政治上的见解,陈曦起在书法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他的书法以楷书为主,笔法工整,结构严谨,被誉为“欧体之祖”。他的代表作《颜氏家训·终制》中,字迹端庄秀丽,笔画流畅自然,充分展现了他的书法才华。

陈曦起一生勤勉,为曹魏政权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政治见解和书法艺术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陈曦起的主要政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政治改革:陈曦起主张法制改革,强调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反对当时盛行的以德治国观念,提出“法者,治之端也”的观点。他还主张选拔人才应注重实际才能,而非仅仅看重门第和地位,这些观点对于曹魏政权的政治制度建设具有积极的影响。

2 书法成就:陈曦起在书法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他的书法以楷书为主,笔法工整,结构严谨,被誉为“欧体之祖”。他的代表作《颜氏家训·终制》中,字迹端庄秀丽,笔画流畅自然,充分展现了他的书法才华。

3 政治参与:陈曦起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为曹魏政权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曾与刘劭共谋诛杀杨骏,为曹魏政权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外,他还在担任官职期间,勤勉尽职,为国家的治理和发展付出了辛勤的努力。

4 文化贡献:陈曦起不仅在政治和书法方面有所建树,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化人物。他博学多才,精通经史子集,对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倡导节俭,反对奢侈浪费,提倡勤俭持家的生活方式,对社会风尚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陈曦起的政治改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法制改革:陈曦起主张法治,强调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反对当时盛行的以德治国观念。他提出“法者,治之端也”的观点,认为法律是治理国家的基础,应该严格执行,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

2 选拔人才:陈曦起主张选拔人才应注重实际才能,而非仅仅看重门第和地位。他认为,选拔人才应该注重其能力和贡献,而不是其出身和背景,这有助于选拔出真正有能力的人才,促进国家的发展。

3 反对宦官专权:陈曦起坚决反对宦官专权,认为宦官干预政治会导致国家动荡不安。他主张削弱宦官的权力,限制其在政治上的作用,以维护朝廷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这些改革措施体现了陈曦起对政治制度的深刻思考和改革精神,虽然在当时可能并未完全实施或产生预期的效果,但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