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7章 初入崇文馆(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自那日被嘉宁帝“无情地”赶出去之后,一连好几日,赵清宁都不敢去紫宸殿,躲在自己寝殿里过了几天无忧无虑的日子。

许是习惯了赵清宁在身边吵吵闹闹的,她这一不来,嘉宁帝还有些许想念。虽然那日的记忆犹新,也着实让他生气,但如今想来,小孩子初学写不好也正常,自己多指导一下就好了。

于是乎,没过两天,嘉宁帝就让康禄去把人叫来了,赵清宁的清闲日子就此告一段落。在嘉宁帝的亲自抓笔教导和严格要求下,一个月了,赵清宁的字终于有了点样子,虽然仍旧不好看,但比之从前,可是好了不止一星半点。

嘉宁帝这举动,让太子赵清禹很是嫉妒。想当年,自己学写字时,父皇都没有如此用心教过,赵清宁这个蠢货如今倒是享受到了,叫他如何能不生气?

------------------------

时间很快来到了四月初,赵清宁去崇文馆报到的日子。

这天,一大早的,赵清宁就自觉从床上爬了起来,主动喊珍珠和如意进来帮自己梳洗打扮。给太后请安后,便出发前往崇文馆了。

因着是大周史上第一个进崇文馆读书的公主,嘉宁帝特地遣了康禄引赵清宁入学。对此,赵清宁自然欢欢喜喜地接受了。

乘坐马车来到崇文馆,只见一个身着绯色小碎杂纹公服(注3)的官员已在门口等候,身后站着两个同样身着公服的男人。他就是崇文馆祭酒(注4)苏文焕,早早接了旨意,特意带着两个司业,在此来迎赵清宁入学的。

马车一停下,便听到一声恭敬的“臣苏文焕,恭迎九公主。”

“苏大人多礼了,快快请起。”赵清宁不动声色,平静地说道。

“苏大人,陛下的旨意想必您已知晓,咱家奉命送九公主入学。如今人已送到,便全权交予苏大人了,咱家还得赶回紫宸殿伺候着。”

“苏大人慢走。”苏祭酒笑着说道。

康禄走后。

“九公主,请随下官来。”

主子们带来的奴才都是不可以进入崇文馆的,馆内自有杂役可供驱使,所以珍珠她们都只能在馆外的马车旁候着,而赵清宁则跟随苏祭酒入馆。

踏入崇文馆,古老的建筑庄重而典雅,飞檐斗拱,雕梁画栋,书香气息弥漫在每一个角落,仿佛进入了一个宁静的知识殿堂。庭院中,古柏参天,红墙黄瓦与绿树成荫相互映衬;石碑林立,见证着岁月的沉淀。赵清宁不禁内心感叹:崇文馆不愧为大周朝国学第一馆。

崇文馆统共分为四个院,一为稚学院,二为桃然院,三为群青院,四为太学院。稚学院学子主要在3-5岁,属于启蒙阶段。桃然院的孩子则稍微大些,6-10岁之内。群青院内的孩子在11-15之间。15岁以后,如想要进入太学院,则需要通过崇文馆的考评。当然,天赋异禀的人另行讨论。

崇文馆虽为皇家学院,但在里面学习的,并非仅仅只有皇子们,更多的是官员之子,甚至还有一些成绩优异的寒门子弟。设立崇文馆的目的,当然不仅仅只是为了讲学,当然包含着方便各个皇子们结交好友,培养自己的势力的目的。

“公主因着您年纪尚小,故而暂时归入稚学院,这是您的书。”说着,苏祭酒便拿着两本书双手递给赵清宁。赵清宁伸手接下,放在如意一早准备的书袋里。

随后,苏祭酒便派身边的刘司业带赵清宁到稚学院上课去了。

赵清宁来时,稚学院的孩子们正在上早课。夫子端坐在讲台之上,手持书卷,声音沉稳。一群小豆丁随着夫子的讲解,轻轻摇晃着脑袋,口中喃喃地念着书中的文字。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矮桌上,夫子的讲学声和孩子们的读书声交织在一起,倒是一幅赏心悦目的美好画卷。

见赵清宁走进来,孩子们的视线瞬间被她吸引,或惊讶,或疑惑,或漠不关心,当然,还有开心的,比如十一皇子赵清曜。小孩子藏不住情绪,看见自己姐姐也来上学,跟自己同在一处,他整张脸都堆满了笑。

“宋夫子,这是九公主殿下,陛下特许她来崇文馆上学。”

宋夫子乍一看到赵清宁,又闻刘司业之言,一时眼底有些惊讶,心想:这,,这如何使得?大周自建朝以来,还未曾有公主入崇文馆的先例啊。但一想到京中最近的传闻,说九公主颇得圣宠,便也见怪不怪了,恢复了平静的脸色。毕竟,咱们这位大周天子,极有自己的想法和手段,他决定的事情,岂容他们这群底下的臣子置喙!

“九公主,请先入座吧。”只见夫子微微行了个礼,便朝赵清宁说道。

赵清宁眼珠子滴溜转,上下打量着这位夫子和周围的情形,把他们的神色尽收眼底。

“多谢夫子。”

说罢,赵清宁便坐到位上,拿出书本,跟着他们一同学习了。

由于赵清宁到底不是真的五岁小奶娃,现代的知识储备加上嘉宁帝这一个月的恶补,稚学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