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95章 干尸的研究(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你错了”!关仁川纠正道,“根据我多年办案经验,经手过无数尸体的经验,就算他是李赫,他的死亡时间也最多只有一年。”

“关警官说得对!”桑坤附和道,“去年七月我还见过李老板,所以他不可能死了那么久!”

“那可真是奇怪了,他是如何死在了这间上锁的房间了呢?”

刘莉莎说道。

“这句话不是该问你吗?”关仁川反问道,“你是酒店的负责人,有了死在了你的酒店里面一年左右,你居然都没有发现?”

“关警官,我冤枉啊!”刘莉莎赶忙澄清道,“酒店归我管理不假,可五层早已封闭,可称为无人之境。没人知道为什么里面会有一具干尸,这一点,桑坤可以作证!”

“哼,他作证?”关仁川冷笑一声,“他是你的属下,你们存在利益关系,因此他的证词是无效的。既然你声称不知情,那我姑且信你。不过等到增援警力到达,我们会彻查酒店上下,到时候,希望你老实配合!”

“一切但凭关警官安排!”

刘莉莎允诺道。

在他们谈话的同时,杨小艾检查了干尸身上的随身物品,发现了一张身份证以及一沓房产抵押合同。

身份证上的人就是李赫,而那些合同,是李赫将李氏家族的地产出售给刘莉莎及其他人的证明。

这么看来,李赫应该是遇到了经济困难,否则不会将祖产贱卖。

干尸的手臂下,压着一本有年头的古书,书的封皮已然脆化脱落。

书的名字叫《李亥家书》,作者李亥,他是李赫的曾祖父,生于1879年,卒于1912年。

此外,桌上还有四本古籍,分别是:

《李氏族谱》、《终原山地质地貌研究》、《李黄巢传记》、《牧同县县志》。

根据这些书籍的内容,杨小艾推测李赫在死之前,一直在研究寻找李氏宝藏的线索。

李氏宝藏的来源,则是李黄巢在一次伏击官府军队时,意外所得。

当时,正值南宋末年,西北的战事告急。

朝廷派遣骁骑将军云精忠,统率两千兵马,支援前线。

与大军一同前往的,还有三十辆马车,装载着迟来的军饷。

此前在抗元前线,军中因为缺粮缺饷,数次爆发兵变。

部队行进到终原山山谷时,遭遇了以李黄巢为首的绿林起义军的埋伏,虽然主将云精忠力战群寇,终究寡不敌众,全军覆没。

两千军士,包括云将军在内的四百余人壮烈牺牲,五百余人或负伤,或被俘,还有一千多人败逃。

这场战斗中,云精忠将军的家眷数十人也没能幸免。

之后,李黄巢将劫夺的饷银和云将军的家财藏于山中,直到后来绿林覆灭,李黄巢被新朝廷招安,这笔宝藏的去向就成了谜。

有传闻说,当年伏击战后,李黄巢从云将军的遗体上找到了皇帝的诏书,得知自己杀掉的是朝廷的抗敌大将,追悔莫及。

云精忠的战死,或许无足轻重,但是见微知著,前线缺饷,兵士哗变,投靠异族。接连战败,主力尽丧,汉人再无实力对抗蒙古铁蹄。锦绣山河,落入敌手。江山易主,改朝换代。

李黄巢深感自己愧对国家,所以将财宝藏匿,并为云将军建造陵墓,不许他的子孙后代打这笔宝藏的主意。

然而,他还是给后人留下了一张藏宝图,也许是心有不忍,一旦后世子孙难以维生,这些宝藏,就是他们的救命稻草。

读到历史,杨小艾浮想联翩。

她想了解李黄巢这个人,到底算是什么呢?

纠集义军,竖起反旗,杀害国之良将,实乃祸国殃民之恶贼。

然而,在南宋灭亡后,李黄巢依然率领着人马辗转各地,抗击元军,并且将地主豪绅的钱粮分给穷苦百姓,深得人心。

对啊,人是复杂的,不能用简单的善恶来评判。

杨小艾拿起《李黄巢传记》,突然从书里掉下一张便签,便签上面写着:

“吾辈多年努力,终不付东流水,藏宝之地,确为终原无疑。然图纸被先祖放于密匣之中,需一长一短两把钥匙,方可开启。密匣已得,可钥匙不知所踪。汝为吾弟,吾之忧,即家族之忧,家族之忧,汝责无旁贷。若有知晓,望告知汝兄一二。”

从内容上分析,这张便签是李赫写给他弟弟的,他想让弟弟告诉他有关两把钥匙的下落,然而李赫并没有将便签送出去。

就在这时,刘莉莎检查房间里的书柜时,意外触发了某种机关,书柜中层抽屉向外旋转了九十度,暴露出一个暗格。

刘莉莎从暗格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物件,将其交予关仁川。

这个物件为正八面体,拳头大小,每一面都画有一种类似符文的图案,而其中相对的两面,各有一处锯齿状的缺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