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4章 叶凡遇刺,李世民震怒(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贞观九年,阳光明媚,叶凡身着一袭青衫,手持书籍,步伐稳健地走向弘文馆。一路上,他心情愉悦,因为他热爱教育,喜欢与诸位皇子一同探讨学问。

进入弘文馆后,叶凡端坐于讲台之上,诸位皇子也依次坐下,开始了今日的课程。正当叶凡讲解经典时,李承乾突然举起手,说道:“先生,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

叶凡微笑着点了点头,示意李承乾发言。李承乾站起身来,神情严肃地说:“先生,近日朝堂之上,众多大臣对出征突厥一事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国家刚刚经历了一场严重的大旱,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此时出征,恐怕会加重人民的负担,影响国家的稳定。不知先生对此有何看法?”

叶凡微微皱眉,陷入沉思。片刻后,他缓缓说道:“太子所言甚是。大旱之后,民生凋敝,确实不宜轻易动兵。然而,突厥乃我朝边境之大患,国家受灾频繁,应以赈灾为主”

李承乾点了点头,继续问道:“那么,先生觉得应当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叶凡轻捻胡须,答道:“依我之见,可先派使者与突厥谈判,争取和平解决争端。同时,朝廷应加大对灾区的赈济力度,帮助百姓渡过难关。待国力恢复,再寻机出征,一举消灭突厥。”

叶凡的一番话,让诸位皇子频频点头。李承乾更是露出钦佩之色,说道:“先生之言,令吾受益匪浅。希望先生能常来授课,为我们解惑答疑。”叶凡哈哈一笑,道:“太子过奖,这是臣的分内之事。只要诸位皇子勤奋好学,臣定当竭尽所能,助你们成长。”

与此同时,叶凡在弘文馆中的授课内容也像一阵旋风一样迅速传播开来,甚至飘进了那些位高权重的重臣们的耳朵里。特别是卢国公程咬金和鄂国公尉迟恭等一干人,对叶凡所传授的知识和观点深表赞同,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程咬金作为唐朝开国元勋之一,以其勇猛善战、豪爽直率而闻名于世。他听到叶凡在弘文馆的讲解后,不禁拍案叫绝:“好啊!这才是真正的治国之道!”他对于叶凡能够深入浅出地阐述复杂的政治理念深感钦佩。

而尉迟恭则以忠诚勇敢著称,他对于叶凡在军事战略方面的见解尤为赞赏。他认为叶凡的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将领,更能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些重臣们的认可使得叶凡在朝堂之上声名鹊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他的言论和思想。而叶凡也并未因此骄傲自满,反而更加努力地钻研学问,希望能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然而,总有那么一些心怀叵测之人,对叶凡充满了羡慕和嫉妒之情。这些人心怀不轨,暗中密谋策划着一场惊天大阴谋,企图将叶凡置于万劫不复之地。他们狡黠地交织着一张无形的大网,等待着叶凡落入其中,然后将他彻底吞噬。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恩怨情仇?又将会引发怎样的轩然大波呢?而叶凡是否能够洞察这场阴谋,化险为夷呢?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叶凡乘坐着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缓缓驶出了朱雀门。车轮滚动在石板路上,发出清脆的声响。然而,他并没有察觉到,在暗处,有一群神秘的人正悄悄地埋伏着。

这群人穿着黑色的夜行衣,面容被阴影遮住,看不清他们的真实面目。他们静静地等待着叶凡的马车经过,仿佛隐藏在黑暗中的猎手,准备随时发动袭击。

叶凡坐在马车上,心情有些紧张。他知道这次出门可能会遇到一些危险,但他并没有退缩。他紧紧握着手中的剑柄,眼神坚定而冷静。他相信自己的实力,也相信自己能够应对任何挑战。

马车渐行渐远,终于进入了那群人的伏击范围。突然间,一阵喊杀声响起,无数黑影从四面八方涌出,向马车扑来。叶凡心中一惊,立刻拔剑出鞘,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突然之间!一道寒芒在暗处闪现而过,犹如鬼魅一般无影无踪。这突如其来的冷箭,让叶凡完全没有预料到。他的身体还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箭矢就已经如闪电般疾驰而来,带着凌厉的气势和致命的威胁。

叶凡心中一惊,瞪大了眼睛,想要看清暗处射箭之人的身影,但那片黑暗仿佛是一个无底洞,将一切都吞噬其中。他只感觉到一股强大而冰冷的气息从四面八方涌来,紧紧地包裹着自己,让他无法喘息。

叶凡闷哼一声,吃痛地捂住自己的肩膀,额头上冷汗直冒。他低头看去,只见一支锋利的冷箭深深地插入了他的肩膀,鲜血不断涌出,染红了他的衣衫。很明显,这支冷箭精准无比地击中了他,让他遭受了重创。

叶凡遇刺的消息仿佛一阵旋风般迅速传遍整个宫廷,引起轩然大波。而此时,宫中三位备受瞩目的大将——秦琼、尉迟恭和程咬金,心中更是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焦虑与担忧。

这三位猛将,不仅是战场上的英勇战士,更是宫廷中的支柱力量。平日里,他们的孩子们也一同在弘文馆求学受教,与叶凡结下深厚情谊。如今听闻叶凡遭遇不测,他们不禁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飞奔到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