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三十八章(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陆游:我觉得还是可以抢救一下的。

辛弃疾:是的,我们要相信奇迹。

【生不逢时,这句话同样可以用在孝宗身上,他并不完美,也做过错误的决策,但在两宋的皇帝里,他干得还是可以的,“乾淳之治”就是他能力的证明。“隆兴和议”虽然仍是屈辱合约,但至少南宋不用再对金称臣,南宋每年给金国的银绢减少为各二十万两、匹,比绍兴和议时少了五万,“岁贡”也改称“岁币”,名头上好听了那么一点。也是在这次,宋金两国正式约定了归正人的归属问题:凡是越过宋、金边境投奔南宋的百姓,金国都不再追回,南宋也不再遣返。南归的移民终于在法律上得到了保护。】

“名头再好听也改变不了屈辱的事实。”赵昚叹气,和议哪有那么容易谈成?其中必然存在利益交换,他甚至都能猜到自己许出去了什么,“朕还是太欠考虑了。”

“当局者迷,官家已经做得很好了。”辛弃疾安慰道。

【隆兴北伐之后,赵昚还是在坚持阅兵练兵,他身体力行地带着皇子们一同习武,哪怕因此而伤了眼睛都毫不在意,仍旧坚持御骑习射。但大宋毕竟是大宋,软久了的骨头哪有那么容易硬起来?主和终究还是大势所趋,虞允文死后,宋廷再也没有出现像虞允文那样名声卓著、坚决主战的重臣,赵昚最后的支撑也没了。这位一生都在北望中原的皇帝,最后被不孝子气病、郁郁而终,死后儿子连丧事都不肯给他主持,不得不说也是很凄凉了。】

陆游和辛弃疾先后看向表情麻木的赵昚,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陆游:真不知道该说什么。

辛弃疾:官家的不孝子也不是咱俩可以议论的。

赵昚:累了,怎么太上皇的人生那么美好,我的人生就那么一言难尽?

【说到底,北伐不是过家家,不能短期见效,它是一场需要长期坚持的持久战,辛弃疾可以是希望的火种,但只有辛弃疾一个人也是不行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整个国家无法上下一心,如果没有训练有素的军队、没有靠谱的同僚、没有君主的支持和充足的后勤准备,一切都将是空谈。】

“世界上本就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无论做什么都需要细心谋划、认真准备。”刘彻将视线从屏幕上移开,“南宋的路,还长着呐!”

【不过恕我直言,就大宋君臣那对外软骨头、对内窝里横的毛病,上下一心?不可能的!什么时候能不歧视武将,不热衷于搞党争内斗,对着敌人能硬气起来说“我不给你送钱”了,再来讨论收复燕云或者北伐的事吧!

猜猜强汉、盛唐、刚明中间那个是什么?其实原本该是富宋的,但是吧,咱们现在更喜欢叫弱宋,因为宋朝对外实在太一言难尽了,有钱也遭不住你宋扯着“礼仪之邦、爱好和平”的遮羞布往外上贡啊!】

宋朝皇帝们:……

宋朝大臣们:……

【如果世上真有平行时空,那么主播希望北宋人早点意识到尊严是靠打出来的,而不是退让出来的这个事实;也希望南宋人时刻牢记,你们的祖坟还在北方呢!】

沉默,是今天的大宋。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直播的全部内容,我们下期见啦!】

光幕又一次消散,大家重新自由活动。

南宋·高宗时期

或许是打击太大,秦桧硬生生把自己气中风了,大家找到他时他已经彻底瘫在床上不能动弹。

民间的抗议声越来越大,几乎所有人都希望赵构立刻退位。

“你们想干什么?”赵构惊慌地看着朝自己围上来的宫女太监们。

“既然官家注定要禅位,那不如现在就把位置让出来吧!”他们道。

南宋·孝宗时期

北伐呼声越来越高,民众收复故土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渐渐压过了主和派反对的声音,主和派不再强势。

在辛弃疾等主战派大臣的建议和支持下,赵昚放弃了速战的想法,沉下心整肃朝纲、厉兵秣马,只待时机成熟后挥师北上,恢复中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