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一个叫张差的人手持木棒闯入太子居所,意图刺杀朱常洛,但没成功,后来审问也没审出啥结果,万历不愿意深究直接把人处死了,这事就成了一个悬案。】

“都有人能闯进宫刺杀太子了,后续居然还能处理得那么草率?”朱元璋对朱翊钧的表现很不满。

众人:看得出来万历是真的很不喜欢这个太子了。

朱翊钧:……

李承乾:太子不好当啊!

【第二个“红丸案”,发生在泰昌元年。朱常洛生病后召御医看诊,太医院崔文升给他用泻药导致病情加重。之后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献红丸,朱常洛最初服用发现病情有所缓解,于是当日下午又吃了一颗,然后他第二天凌晨就死了。因为朱常洛服用的药丸称为“红丸”,所以这个事件也被称为“红丸案”。挺离谱的,咱也不知道是该说太医不靠谱还是该说大臣不靠谱。】

各个时空的人纷纷瞠目结舌:“这是太医和大臣都不靠谱吧!”

-

明·泰昌时期

已知,纵欲过度会生病,生病请太医导致病情加重,重病之后吃红丸直接把人搞没了。

那我不纵欲不就没问题了吗?朱常洛如是想道。

还没等他松口气,阿藜就接着说道:

【但光宗之死是否与红丸有关目前仍旧未有确切定论,我们只能看到从之后的天启到崇祯到南明年间,这桩案件一直被反复重提,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激烈党争,所以这也是一桩悬案。】

朱常洛裂开了,他现在看谁都觉得对方不怀好意。

-

西汉·武帝时期

“这明朝的水,已经彻底浑了。”刘彻摇摇头,深觉明朝果真是个布满腥风血雨的朝代。这一路下来,靖难之役、土木堡之变、京师保卫战、夺门之变、礼议之争、国本之争,现在又来个明末三大疑案和激烈的党争……精彩,实在太精彩了!多事之秋啊!

-

“不对啊,这才两个案子。”扶苏皱眉,“如果朱常洛到这里就死了,那三大疑案是怎么来的?”

“因为党争。”嬴政解释道,“红丸案在后续能有那么大的影响,恰恰说明朱常洛刚死的时候也发生了激烈的争端,且这场争端必然就是第三桩疑案。”

扶苏若有所悟。

“你猜,他们争的是什么?”嬴政循循善诱。

“皇帝已死,为了日后的话语权……”扶苏思索了片刻,肯定道,“他们争的必然是太子!”

他话刚说完,阿藜的声音也随之继续响起:

【第三个“移宫案”,也发生在泰昌元年。这就是个“我死后所有人在我尸体前抢我儿子”的故事。朱常洛驾崩当天,其宠妃李选侍控制乾清宫,与太监李进忠密谋挟持太子朱由校,欲当太后把持朝政,遭到朝臣的极力反对。在朝臣的保护下,朱由校得以离开乾清宫,之后,为防止李选侍干预朝政,群臣又逼迫李选侍移到仁寿殿哕鸾宫,史称“移宫案”。

“移宫案”并未因李选侍移居哕鸾宫而结束。移宫数日,哕鸾宫失火,由于众人的奋力抢救,李选侍母女才得以死里逃生。这件事发生后,反对移宫的官员散播谣言直指天启帝朱由校违背孝悌之义,虐待李选侍母女,以致李选侍抱女投井。最终天启不得不出面解释,至此“移宫案”才得以暂时平息。】

-

明·泰昌时期

什么!朕才刚死就有人惦记着挟持朕的儿子?

朱常洛怒不可遏,内心不仅升起了对朝臣的防备,还彻底打消了给李选侍封贵妃的念头。虽然他平时比较谨小慎微,但这并不代表是个人都骑到他头上撒野。

-

唐·太宗时期

“精彩,实在太精彩了!”李世民啧啧称奇,“都乱成这样了,也难怪明朝会灭亡。”

-

明·洪武时期

朱元璋听得头疼,完全无法做出评价。纵然他再怎么心急如焚,也终究鞭长莫及。

【不得不说,泰昌帝虽然皇帝没做多久,但这人生的精彩程度跟明朝其他皇帝相比也是丝毫不逊色啊!如果要给他写本小说,那书名一定是——那个在位不到一个月,却在明末掀起了腥风血雨的男人。】

朱常洛:你觉得我会喜欢这种“精彩”的人生吗?

冯梦龙:有点意思,可惜不能写。

汤显祖:确实是个不错的典型材料,或许你可以试试套其他朝代的壳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