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章 1959年,我叫常威(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蕤和母亲花姨商量后决定调去红星副食店,一是可以提前转正,工资二十七块五,加上补贴和奖金,每个月能有三十二块。

二是交道口副食店给分了房子,花姨觉得现在住的房子风水不好,男人就那么死了,正好换地方住。

今天是搬家的日子,杂七杂八加上水缸、大黑锅和腌菜坛子,用了四辆三轮车,常威留守这里打扫一下房子,修修漏雨的地方,剩下的物品用父亲遗留的自行车带走,

谁料花姨刚走没多久,就碰上沙尘暴,常威从上午等到下午, 没吃没喝晕了过去,醒来就变成王长卫。

傍晚,一切静寂下来。大树的枝条又都直起来,院里比刚刚扫过还更干净,破纸烂布什么的都不知去向。窗楞上、窗台上薄厚不均的堆着浅黄色细土。

王长卫拿着苕帚把吹进屋子里的土扫净,又把院子里被大风吹倒的自行车靠墙站好,扫完院子,把垃圾和鸟巢都扔到门外土堆上,从井里打水洗了脸,一木盆的黑水,洗了三次,要不是太冷都想洗个澡。

“常威,收拾好了没?”一道清脆的声音随着大门推开闯了进来。

王长卫抬头一看,一个蒙着米色头巾穿着红袄的女人走进来,女人解下头巾在全身抽打沙土,四十岁左右的女子,白皙瓜子脸,有点凹陷,眼神明亮,薄薄的嘴角抿着,没有这个时代常见的菜色,只是有点瘦弱。

“儿子,你傻了,妈都不认识了。”花姨对着常威翻了一个白眼。

得,母子第一次见面,闹了一个没脸儿。

“妈?”王长卫看着眼前这个和前世自己差不多年龄的女人,有点张不开嘴。

花姨扯着王长卫的胳膊,边往屋里走边说道:“东西收拾完了吗?赶紧弄自行车上,屋子里打扫完了没?嗯,还行,不擦了,过几天还得刮土,这房子等以后有钱修缮修缮。”

“你姐那边都做上饭了,回去就吃饭,那边的大院子真大,听说以前是贝子府的跨院,大院里除了咱家就一家姓王的老头,你得称呼人家王大爷,人家可是烈属呢,两个儿子一个牺牲在解放战争,一个牺牲半岛上,就剩老头自己一人儿,也够可怜的。”

“街道办王主任跟我说,让我们平时帮忙照顾着点他,他那老婆子早年就去世了,好不容易养大两个儿子,为国捐躯了。”

“我跟你说那么多干嘛,赶紧收拾走人,你一天没吃饭饿了吧,我说那么多,你倒是吱一声啊,哑巴了。”

王长卫:“吱~”

“嘿,臭小子,”花姨被王长卫这一下弄愣了,随后大笑起来,“哈哈哈,平时闷葫芦一个,今天还会逗妈开心。”

笑着笑着,花姨突然抽泣起来,王长卫不知道如何安慰眼前这个被称为母亲的女人。

“儿子,你爸死后,你们姐弟两个就不咋爱说笑了,妈看了心里也难受,这都快半年了,你终于走出来了。”花姨拍着他的胳膊,一脸的欣慰和满足。

把箱子绑在后脚踏板上,条凳顺着横梁系好,关院门前,花姨拉着王长卫道:“常威,再看一眼老房子吧,跟你爸说一句,咱家搬家了。”

王长卫心里唏嘘,这个时代的亲情浓郁而真挚,生死难忘。

感受这个身体翻涌的情绪,让他有些哽咽,半晌才艰难张口,“爸,我们搬家了,跟我去认认门。”

“又瞎说,认什么门。”花姨对着他后背捶了几下,“怪瘆人的,走吧走吧。”

王长卫被花姨这过山车似的情绪整得哭笑不得,骑上自行车带着花姨往新家奔去。

街上到处是灰黑色为主色调的景象,灰砖和白墙上刷着各种红色标语:

人民公社好,幸福生活靠大家!

众志成城!共建新中国!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傍晚,风细细柔柔,时不时带着白色柳絮吹到脸上,王长卫心情却格外的好。

突然大街上锣鼓喧天,一辆解放卡车迎面行驶而来,车上彩旗招展,车子停在路中间,一个兴奋的女声报道:

“1959年4月5日,在德国多特蒙德举行的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决赛中,中国乒乓球选手容国团以3:1的比分战胜匈牙利选手西多,夺得男子单打比赛冠军。首次捧起了象征世界乒乓球最高荣誉的圣-勃莱德杯,成为新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世界冠军。”

街上的人欢呼庆祝,有人喜极而泣,锣鼓敲打欢天喜地,灰色黑色的人群鼓掌跳跃,最后一起喊着祖国万岁!

这是鲜活的时代,身边是真实的活生生的人,后座上畅想未来美好生活的是母亲花姨。

1959年,我来了,我叫常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