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58.058(一更)(2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图,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梁州到底算不算是个好地方?

以武媚娘曾经住在邻近的利州长达五年之久的经验来说,是的。

但这里,对于已经天下一统的李唐来说,是个不那么重要,或者说有点鸡肋的好地方。

数十年间,梁州百姓要么迁移入关中,要么南下蜀地,形成了中间的这一块人烟稀少的中转站,就像阿菟在梁州所看到的那样,梁州已不再是李唐建国之初拱卫长安的藩篱要塞,反而成了一个用于流放宗室的地方。

若不带任何政治眼光,只从当地条件来看,此地被荒废当真可惜。

当然,带上权衡利弊的分析,其实也同样可惜。

正如阿菟在信中所说的那样,梁州联通着益州和长安,这个枢纽作用的地方,只放一个疯癫且无能的皇子,难道不是一种损失吗?

汉中若能重新经营起来,凭借着其水陆运输的有利条件,和其本身的土地资源,势必能真正坐稳“上州”的位置,而不仅仅是因其早年间残存的影响,还保留着这个名号。

她未曾在信中写到的部分,武媚娘也能猜的出来。

只是这些话,大概只适合于她们母女对谈的时候去说,而不是在一封随时能够被人截获的信件中。

阿菟字里行间对李忠举止的控诉里,分明还有另外的几层画外音——

她说的只是李忠没用好汉中吗?不是的。

她是在说这里安插一位能理政的官员,能立下极大的功劳,或许就能从梁州都督的位置上升迁,成为朝堂上的中流砥柱人物。

武媚娘已经将外戚能贬的都贬官出去了,留在身边的大多都是在外人眼中的无用之人。在这等情况下,她必须要发展自己的臂膀助力。

与她有过接触的许敬宗等人已经从陛下的手中得到了高位,或许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还会对她这位皇后持以尊敬之礼,却并不会真能响应她的号召。

反倒是阿菟举荐的唐璿,只有可能依托于她们的支持,才能从现在的小小一个护卫走到高位上。

这样的人培养起来,才能叫做心腹。

她说的只是李忠掌控汉中,若真有谋逆之心,便能招募到山南壮士吗?也不是的。

她是在说,梁州都督这个官职,不仅算文职,也有调动兵权越境作战的权力。

若唐璿真能在梁州户曹的位置上检举李忠成功,通过一番运作送到梁州刺史或者梁州都督的位置上,就等同于邻近长安之地有了一支可供调动的武装力量!

武媚娘并不怀疑李治对她的感情,也相信在李治的想法中,再没有人比她更适合做这个皇后,但有一支武装势力在手,总比随时可以为人制衡,要更让她安心。

毕竟,她曾经一无所有,也被一步步唤醒了对权力的欲望。

不过,她很清楚,将唐璿安插到梁州看似很简单,抹消掉他曾经跟从于阿菟办事的经历也不难,要将这件事跟李治交代,还是需要费一点脑筋的。

这些,等阿菟平安从蜀中回来再详细谋划吧。

想到这里,武媚娘又忍不住叹了口气。

阿菟送来这封信起码可以说明,她在翻越秦岭的过程中并没有出现任何的问题,就连精力旺盛上也一如从前。

甚至还已带来了一条意外的规划路线,姑且也可以叫做额外收获。

但她怎么就……

在后两日中临川公主到访洛阳宫的时候,她便听到那位皇后殿下问道:“临川平日里是如何教养子女的?”

自永徽五年周道务在李治的诏令下协助平定滹沱河水患,又与妻子临川公主在察觉废王立武迹象后准确站了队后,便算是在李治的面前露了脸。

去岁摆驾洛阳,他们夫妻也随同前往。

周道务自此领洛阳驻军,随同妻儿一并长居洛阳,已在此地重新购置了屋舍。

对于临川公主来说,洛阳虽还是不如长安亲切,却已远比此前驻扎秦岭关隘之地好了不知多少,以至于她在神情之中已不如早前木讷。

可突然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她还是呆滞了一瞬。

临川公主素来擅于揣度心思,如今也不例外。

她直觉以太子李弘和六皇子李贤的情况,不像是能让皇后有此一问的。至于她还怀着的那个孩子,既然都还没有出生,那就更谈不上什么教养之说。

她问的大概率还是安定公主。

临川听过周道务说起安定公主在洛阳指挥着僧侣修筑堤坝之时的场面,再想想永徽五年初见之时,小公主的举动就已是异乎常人的聪慧,若是让人不知从何处教起,还真是有可能的。

这么说来的话……

临川公主想了想说道:“若皇后殿下要说的是公主的话,妾以为顺其自然便好。公主有父母师长教习德化,又有体恤洛州百姓之心,纵然稍有不从管教之处,也是孩童常有之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