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 124 章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4(2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哼一声,故作不屑道:“出口便是喊打喊杀,果真是草莽!”

众人:???

先前林冲一再退让的时候陛下您可不是这么说的!

太极宫。

李世民也觉得颇为意外:“这般急躁之语竟出自林冲之口。”

“一番狠话之后又买来配刀前街后巷去寻,倒真有股不一杀陆谦难消心头之恨的狠劲,李小二之话不是虚言呐。”

李世民感叹着,心中的天平又开始倾斜。本以为林冲安分守己到软弱可欺,而今这人奋起寻敌了,他又觉危险。

侠以武犯禁,是人君的忌讳。

堂下的房玄龄等人自知君王所想,指着后面的文字道:“他虽有气性,却来得快,去得也快,寻了三五日,心中也怠慢了,想来不过一时气血上涌。”

长孙无忌也跟着点头,又道:“我观文中之意,林冲似是将恨意俱投在那陆谦身上了?”

“林冲诚心相待,视之为友,陆谦却背叛朋友之义,设计坑害又欲赶尽杀绝,负恩若此,林冲焉能不怒?”

孔颖达答说,心中对陆谦的行径亦是相当不齿。

庙堂之上讨论得热闹,四野同样喧嚷极了,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他们的话语可就不加掩饰得多:

“仇人都寻上门了,林冲他倒是找啊!”

“他怎么一点也不着急啊!大难临头还心下松慢,陆谦狗贼指不定在哪儿猫着使坏呢!”

“一会儿百般忍让一会儿暴跳如雷一会儿又轻慢松懈,这人的情绪可真是来得快去得也快。”

有人感叹着转变如风,惹来周围人一致点头:反复变化,林冲的性子可真是复杂!

南宋。

正于军中练兵的辛弃疾忙里偷闲地看了几眼,忽然轻咦一声道:“解腕尖刀,是否太小了些?”

他对各类兵刃颇有了解,解腕尖刀亦是常见之物,辛弃疾对此更为熟悉。

解者,割也,用于掌腕之间割肉的刀自然不会太长,故而解腕尖刀只是一种小型佩刀罢了,佩戴之人更多是为防身之用。林冲既在大怒之下欲要复仇,怎不选择些更便利的武器?

旁边的副军见自家主帅颇有兴趣的样子笑着接道:“小些便利。将军勿要忘了,那林冲是个戴罪之人,又在闹市寻人,拎着大刀难免惹人注目,横生些事端出来。”

辛弃疾一听也觉有理,便笑:“如此说来,那林冲可称得上是谨慎之人。”

这么说着,心理对他倒生出几分赞赏。

水镜里的楚棠将这几段总结出急躁刚猛、得过且过两个词,基本与众人的讨论相差不大。

【随着分析的深入,林冲的形象在我们心中也愈丰满起来。我们继续往下看。】

接管草料场、风雪夜沽酒、火烧草料场等一系列后续情节依次放了出来,众人俱都看得投入,有忧虑林冲轻易接了草料场的差事并不生疑实在是毫无警惕之心的;也有看到林冲寻思唤泥水匠来修草厅,叹息此人实在是个安分守己的好性儿的;

还有赞他盖火炭又拨石掩门,赞他处事谨慎小心的,甚至有人抓着花枪挑葫芦,大赞侠士好生潇洒之类。

这一观点引来一众少年人的拥护,却也招来了不少人的反对,他们坚持认为林冲用花枪挑葫芦仅仅只是因为手冻僵了而已。

少年们又偏说如此手冷但仍能以枪稳稳挑起葫芦踏风踏雪,正见得林冲身手矫健云云,一干人等争论得不可开交,场面热闹极了。

而李杜欧苏并一干传奇话本文人则是对文中对风雪的描摹以及人情世态的叙述大家赞赏,纷纷感叹施耐庵行文练达,恨不能一睹全书等等。

当然,更多人还是被小说跌宕起伏的情节所吸引,为屏住呼吸看后面波折的,待看到草料场火起,林冲拿起花枪就要去救火时更是整颗心都提了起来。

“可别出什么事了啊!”

然而很快他们就顾不得担心了——

“陆谦!这把火是陆谦放的!”

“好贼人!若非大雪压塌了草厅,林冲此时必是葬身火海了

!”

高衙内果然贼心不死,还想着杀死林冲强占他的娘子!?_[(”

三国。

周瑜等人当场拍了桌子:“‘便逃得性命,烧了草料场也得个死罪。’果然是好谋算,非置人于死地不可!”

他气得脸色发红,当即便咳嗽起来,引得室内一阵忙乱。周瑜犹自不解气,这就是所谓的朋友之义!

另一边。

赵云恨恨一握银枪,只道老天有眼,救了林冲一命。

众人看得怒极,是以当读到林冲掇开石头,挺着花枪拽开庙门,大骂破贼哪里去,又干脆利落将富安、陆谦并差拨一齐杀了,把他们的头颅系在一处供奉山神时,心中俱有大仇得报的感觉。

“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