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25章 州牧大人,请出题(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忍不住问道:“先生,你卖相思酒应该赚了不少银子吧?”

“为何不帮西坪村的村民翻修一下房子呢?”

“让他们住在这个地方,万一遇到疾风骤雨,导致房屋塌陷,把人砸在里面怎么办?”

“那可都是鲜活的生命啊?”

“帮他们?”

赵平淡漠道:“为什么?”

“我赚的钱,凭借的是我个人的本事,和他们又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帮他们呢?”

这种白莲花的思想坚决不可取。

哪怕有一个苗头,都必须给掐灭。

如此,赵平才敢放心带着陈星河干一番大事业。

否则的话,一旦青州富裕起来,周围的豺狼虎豹装可怜,向陈星河乞讨。

陈星河耳根子一软,把家底都送给人家就不好了。

“他们不是你的同乡吗?”

陈星河问。

“是。”

赵平点头,“难道因为是同乡,我就要养着他们吗?”

“他们自己有手有脚,难道不会劳动吗?”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今天给他翻修了房屋,明天房屋再出问题,难道我还要帮他翻修吗?”

“这个……”

陈星河回答不出来。

倒是彭越,忍不住问道:“先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话是哪位高人所说?”

“说的太好了。”

“给别人鱼不如教会别人钓鱼,这才是长久之计啊。”

“忘记了。”

赵平摇头,“以前爸妈做生意的时候,总是给我带一些书简,我那会只是简单的翻阅一二,并没有记住是谁所著。”

“是本官孟浪了。”

陈星河也回味过来,苦笑一声把这件事情揭过去。

但内心却牢记了那句话。

给老百姓发钱粮,哪有让他们自己挣钱来的稳妥啊。

只是怎么挣钱呢?

做工吗?

可自己是皇叔,怎能经商呢?

看来还需要仰仗赵平,他是商贾,把厂子开办到州府附近,就能解决很多老百姓的温饱问题。

先逛逛西坪村吧,回头再详谈这个事情。

陈星河不再开口,跟随着赵平继续逛。

最先看到的是学校。

那边只盖了一排房子,现在正在建造院子。

距离老远,便能听到里面传出来郎朗的读书声。

声音稚嫩,像娃娃。

似乎担心打扰里面的读书人,那些建造的工人动作都非常轻。

甚至彼此之间都用眼神交流。

不过人人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容。

尽管累的满头大汗。

“这建的是什么?”

陈星河问,“你的新家吗?”

“可又觉得不像,里面传来的有读书声,应该是书院。”

“我这不是书院。”

赵平解释道:“而是西坪村学校。”

“专门招收一些六到十六岁的孩童,让他们读书识字。”

“哦?”

陈星河意外道:“那不还是书院吗?”

“西坪村的人都这么富有吗?竟然从孩童就开始读书识字了?”

“学校是免费的。”

赵平苦笑一声,“而且我们所教的内容和寻常书院不同,州牧大人,要不先移步到学校看看?”

“好。”

陈星河也被勾起了好奇心。

教的跟书院不同?

那教什么?

关键还不收钱,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就连彭越也觉得不可能。

当下五人改道,去了学校。

工人看到赵平,纷纷点头示意,便继续忙碌。

学堂有五间,每一间大概有八十多人。

没有板凳,大家全部席地而坐。

身前是用两个木墩支撑的长条板子,算是书桌。

一张书桌坐三个人。

每人面前都有纸笔,旁边是墨汁。

最前方是讲台。

就一张桌子,可以放纸砚笔墨。

墙壁上有一块凸起的地方刷着黑漆,算是黑板。

上面写着一些字和一些陈星河等人不认识的符号,也就是赵平“抄袭”的西坪村数字。

学生的确如同赵平所说,大都是五到十六岁的孩童。

逛了两个教室,并没有见到教书先生,但学生都在认真的读书,并没有受到几人的影响。

直到第三个教室时,才碰到先生李慕白。

他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