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509章 向死而生(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张去啊张去,你说你这又是何苦呢,我难道还能不信任你吗......”

此刻司马懿正站在,已经被烧成一片灰烬的福宁宫前,不禁摇头叹声嘀咕着。

天刚一亮,司马懿就听说了宫中起大火的消息,还说起火的地方就是官家所住的寝宫。

当时司马懿还想着,不愧是张去啊,办事的速度竟然这么快,本来在今夜开始行动其实也行的,没想到当天当晚就开始行动了。

于是在听到消息后的司马懿,在看似十分慌忙,实则慢悠悠的准备车驾朝宫中赶去。

此时整个皇宫城墙外,都已经围满了人,其中主要是一些官员,但有田师中所带领的亲卫军强行维持着秩序。

司马懿低头看了看手中这封,由田师中代为转交的张去遗书......应当就是遗书吧。

他缓缓将这封信件撕开,取出里面的信纸摊开来看。

司马懿看得很慢,每个字都看得十分清楚。

信内的内容并不多,主要是写了两件事情。

其一便是交代后事,他有个干儿子,名叫张够,在他多年的教导下,已经足以担任皇宫大总管之职,可为丞相排忧解难。

这个张够,司马懿还当然记得,当初在临安的时候,都是这个张够在为他们之间传送消息。

而后就是他历年积攒下来的一些财物,数量不算多,大概有个一百多万贯的样子。

除了留下一小部分给张够之外,剩下的全部上交给朝廷。

当司马懿看到这里的时候,又不禁长叹了一口气。

张去这个家伙儿,当初怎么就没看出,他张去还有这般心胸宽广的想法呢。

想来......或许......张去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吧。

说来这也是身为宦官的悲哀呐,自古以来便是如此,但至少还能有人给他烧几十年的香火。

至于信上的第二件事......司马懿却是看了许久。

与其说是事,不如说是张去对自己这一生的感悟。

年少家贫,只能被迫入宫混口饭吃。

而像他这情况入宫的宦官,只能当一个常常被人欺负的牲口,如此卑微且恐慌的活了二三十年。

直至靖康之耻后,已经年到不惑的他,才偶然意外的有了些进展,他能跟着当时官家的宠臣康履、邝询等大宦官混了。

再后来,康履、邝询等人接连被斩,他才得以上位。

但当时的张去并未有一丝开心,因为康履、邝询等前车之鉴的恐惧,一直都在笼罩着他。

别人不知道,难道他张去还能不知道吗。

康履、邝询等人被斩,是因为他们办事不周吗?还是因为他们犯下了什么大错?

当然不是,他们被斩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为官家背锅。

朝廷出现了极大的动荡,自然就得有人来承担错误,而这个承担错误的人自然不能是官家,如此结果也就一目了然了。

是了,所以张去就一直担心落得与康履、邝询等人一样的下场。

那么之后内廷外臣的联合,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这些都不是重点,司马懿就估摸着,或许当时那张去其实也没想好要写什么吧,所以才随手下笔凑了些字数。

这一点可以理解,张去他当时一定还在回顾自己的一生吧。

没有人比司马懿更为理解张去当时的心情了,人在临死之时的时候,脑中总是会闪过自己的一生。

原来......昨晚张去他在离开相府的时候,就已经想好要借此离开这世间了吗。

在信纸上的最后,张去有写到。

在丞相总揽朝政大权的这段时间内,他才终于体会到,一个身为人该有的生活。

而前段时间王次翁的死,极大的影响到了他,而他张去,亦可为丞相扫清最后一个障碍。

张去所写最后一句,丞相,张去先下去探探路,走得快说不定还等追上王相国......

司马懿看完之后,默默将信纸叠好,装进信封,放入衣兜之内。

呼......

继而长叹口气背着双手,抬头看着前方的那一片焦土。

这下子司马懿算是想明白了,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张去想要活下去的意愿,已经不是那么强烈了。

但又不想死得不明不白的,如此这正好有一个自尽且合理的机会,与大宋皇帝一并被火烧死,在史书上也能多记上一笔。

又走了一个老伙计......

他才回到开封多长时间,病死的病死、离开的离开、自尽的自尽,短短时间内就接连走了三位老伙计。

一股巨大的寂寞之感,再一次涌上司马懿的心头。

他也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嗓子被堵住了,难以说出话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