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495章 司马懿日记(上)(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我叫司马懿,光和二年,出生于河内郡。

我的这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说平凡也平凡,说精彩也精彩。

那一年我六岁,张角率太平道黄巾起义,短短数月间便席卷九州之地。

自此拉开了天下纷争的序幕,往后天下从未在太平过。

在我的印象中,这一年看见的全是死人,田地里,道路上,是数不胜数的尸体。

那一年我十一岁,汉帝宏驾崩。

朝中争权,董卓进京,废少帝,而后立陈留王为帝,专制朝政,年底各地起兵讨卓,天下就此大乱。

次年,董卓焚毁洛阳,挟持汉帝西迁长安。

而刚刚才避完乱的我,则随着兄长朗回到故乡温县。兄长朗见温县依旧不稳,而后又转投黎阳暂住。

不管怎么说,保命最要紧。

那一年我十四岁,关中大变,董卓、王允先后身死,各地大战小战不断。

而我则跟着兄长朗重新回到了温县,并开始跟着兄长学习。

次年时任骑都尉的父亲卸职归家,而后支持兄长朗投奔曹操,后来得知兄长朗被曹操任命成皋令。

我十分佩服父亲,没想到在京经历了各种事变兵变的父亲,竟然还能安全的回来。

那一年我十九岁,袁术在淮南逾越称帝,各路诸侯围攻袁术,术大败而逃。

而我便跟着当时天下有名的大儒胡昭学习,说起来,就在那一年,我差点人因得罪他人而被杀死,好在有胡昭先生途中劝阻。

那时我便明白了,若非迫不得已,千万不可得罪他人,若要不然,则先下手为强且斩草除根,否则将会留下无数的后患。

那一年我二十三岁,曹操已经攻破袁绍仓亭。

此战之后,曹袁之争,曹操已取得先机。

与此同时,也就是在建安六年。

河内郡太守说要举荐我为上计吏,曹操闻而征之。

但我恰时病了,不得应征。

建安七年,病。

建安八年,病。

建安九年,病。

建安十年,病。

对了,在这一年我与张春华成婚。

也是在这一年,曹操初平北方,天下大势逐渐明朗。

建安十一年,病。

建安十二年,病。

还有,在这一年中,我的第一个儿子出世了,取名为师。

建安十三年,这一年,我已到而立之年。

曹操被任丞相,而我也在这一年身体痊愈,正式出仕了,被任为文学掾,一个.........不值一提的小官儿。

同年七月,南征刘表,受降刘琮,天下初具一统之势。

只可惜曹操疏忽大意又急功心切,赤壁大败,天下一统之事就此化为泡影。

归来后,我只教了三天学识的曹冲意外去世,或许.......这真的只是意外,反正我是不太清楚的。

我很早就明白一个道理,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不要管。

那一年我三十四岁,曹操如今已经开始享受剑履上殿、入朝不趋、参拜不名等特权。

同年,因晋封魏公之事,荀彧以忧薨。

荀彧先生........我的第二次征召出仕,便由荀彧先生所推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荀彧先生便是我的领路人,只是荀彧先生之死,让我大受震撼。

那一年我三十七岁,汉帝立曹操之女曹节为皇后。

而后曹操率兵十万攻汉中,而我以丞相府主簿的身份随之出征。

同时,我也认识了另一个与我有着相同主簿身份的刘晔,他乃大才,论其谋略,恐难胜矣。

对于此人,日后需上心,是个对手。

那一年我三十八岁,曹操晋封魏王。

而这一年对我而言,也是极为重要的一年,因为我正倾心竭力的为曹丕谋划魏太子大位,同时还有陈群、吴质、朱铄三人一并谋事,乃太子四友也。

我清楚的知道,将来只要曹丕登基称帝,便是从龙之功。

那一年我四十一岁,同时这一年也是蜀汉兴起的一年。

正月,刘备在汉中斩杀夏侯渊。

八月,关羽率大军围曹仁于樊城,曹操派遣于禁等人救援,不利,被俘,庞德被杀。

打得曹操欲迁都避羽,我与西曹掾蒋济建议派遣使者入吴,请孙权出兵袭击关羽后方。

而后,吕蒙袭击公安、江陵,没多久后关羽被杀,那孙权担心刘备报复,还将其首级送了过来。

说起来,那孙权小儿........真乃鼠辈也,不足为虑。

当年年底,杨修被杀,一个有些聪明过了头的人,不懂藏拙,他不死谁死。

黄初元年,那一年我四十二岁,曹操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