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的一个梦,如果观众细心一点,就会看到包租公、包租婆、四眼仔、龅牙珍、酱爆、乞丐还是如日常中一样生活在市井,用最日常的模式在度过经年。那些所谓的隐于市的一个个绝世高手,只不过是那本《如来神掌》引发的一连串想象罢了,这和意识里“人人都是高手,或者根本就没有高手”亦真亦幻,若隐若现的基本认知高度统一,这也就很好理解,导演聪明地用这个结尾寄托了他电影如梦,人生如梦的思想与情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电影里面出现的最多,或者说反复出现的一个图案,我称之为“恶之花”!

在我看来这个图案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图案,甚至是图腾,在影片中反复的出现,异常精巧地表达了导演对善恶的通透理解。

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斧头帮集体舞的时候,地板上的花纹和火云邪神的暗器都采用了“莲花”的基本构图,莲花在东方文化里象征着纯净、平和、善良、美好,但是矗立在莲花上的斧头帮和火云邪神的“莲花杵”中的毒针都是善恶互为一体象征,而周星扮演的主角阿星自身也有一个由善转恶、由恶转善的自我蜕变和救赎的过程,在影片结尾他拔掉了“莲花杵”中的毒刺,并没有置反派于死地,他用人性中的善,遏制了人性中的恶,一句“想学啊,我教你啊”,让那朵“恶之花”心悦诚服地成为了美好和善良的传承。

导演用这样高度凝练和精巧的细节和道具表达了他所理解的善恶本来一体,又互为因果的价值认知。这在另外一组道具中也有佐证,就是海报中用到的棒棒糖和斧头,这对矛盾和张力很强的道具,所要表达的和“恶之花”一样,只不过更鲜明罢了。

很多观众没有注意到一个重要的细节就是,阿星和他的跟班肥仔聪常常出没的一个重要场所为什么是一个红绿灯岗亭,这个鼎状的岗亭在电影中出现过多次,我认为这个是非常关键的,也是导演相当巧妙的安排。

在暗示着这两个社会底层的小混混他们在善恶边缘,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交通岗亭只会出现在十字路口,一念变善,一念为恶,最终他们还是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感召之下,实现了人生中最大的转折与自我救赎。包租婆说,年轻人,行差踏错,在所难免,也映证了阿星内心的挣扎。只要内心的正气被唤醒,人在关键的时候还是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影片对主角阿星的身世交代是很模糊的,他就是一个失散在市井的孤儿擦鞋匠。

但是如果观众细心观察,我觉得阿星的确就是包租公与包租婆之子。

其中的线索之一是,包租婆说,当年因为争强好胜,亲眼目睹自己的孩子被人打死。

但这个“死”和阿星被火云邪神殴打至“死”是同样的场景,但是因为他是万中无一的奇才,具有超凡的自我修复能力,无论是毒蛇咬伤,还是飞刀所伤。胖子说,为什么你每次受伤都能不治而愈?也就暗示着包租婆当年所谓的目睹儿子惨死只是一个假象。

阿星在片中说,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把自己的本来用于读书成为一个“医生或者律师”的零花钱用来购买了《如来神掌》的秘籍,而最后阿星和火云邪神对决时,包租婆说,如果我们的儿子还活着也像他这么大了,说不定“不是一个医生,就是一个律师”。但这一些线索只构成了一个美好的猜想,阿星即包租公婆之子。

实际上再细心一点的观众可以获得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证据,就是阿星年幼生活场景里有一个重要的生活场景的墙上有一个招牌“十灵丹”,这个招牌最后在阿星被火云邪神打成重伤之后被包租公婆治疗的地点也正是他们经营的药店,火云邪神闻到药味之后回神看过去的墙上也有一个招牌“十灵丹”,这就不是巧合了。这是证明阿星身世的最佳铁证,这个重要的细节可能很多观众大多数都没有发现。

关于真正的高手,电影里面提到了多次,万中无一的高手!

那么谁才是真正的高手?是真正依次出现的是十二路谭腿、洪家铁线拳、五郎八卦棍、六指琴魔、太极拳、狮吼功、蛤蟆功和如来神掌吗?很显然这些功夫的出现并不是要证明唯快不破天下武功谁更是真正的高手。

人世间万中无一的高手在《功夫》中有精准的表达,就是阿星被火云邪神重创之后,那根轻轻敲向火云邪神木棍背后的勇气。这看似搞笑的轻轻一击,是他在经历哑女年少记忆唤醒之后的自我挣扎,也是他的生身父母所言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点化,他在最关键的时候选择了背叛他一直都没有真正拥有的“恶”,发现了自己内心深处所一直索拥有的善的力量。

实际上“止戈”为“武”,停止争斗才是武的根本内涵,“止戈”最需要的不是更强的技术,而是支撑更强武功背后的勇气,结尾处阿星并未以暴制暴,消灭邪恶,而是引恶为善,这种勇气才是武侠的重要内核之一,勇气才是那个万中无一的高手。作为导演的李易,将东方武术的深层价值观以一种好莱坞电影的技术,表达了一个反好莱坞的内核,不得不佩服他创作这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