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366章 不怕套路老,就怕绕圈圈(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七宗罪》的项目,赵光明看完之后就直接表示可惜了。

他当然知道这个故事是好故事,剧本是好剧本,但是这种电影,显然不可能过审。

太过阴暗,压抑,以及绝望,关键是,结局也同样的对于电影来说,或许是个最好的结局,但是显然,这样的结局对于观众而言,影响绝对是负面的。

当然,一部能被誉为经典之作的电影,肯定不止是仅仅是剧情。

事实上,《七宗罪》的角色的设计也很出彩。

当然,也很考验演员的演技和把控角色的能力。

首先老警,这个角色可以说是电影不可或缺的存在,老人,凶杀案专家,老谋深算,冷静乃至冷漠,整个人仿佛已经看透了这个世界的一切阴暗面,一心只想在七天后离开岗位,退休以避俗世间的负能量。

李易自己在研究这个电影的时候,也很是认真地分析了这两个角色。

老警的角色,他是什么人?他是从业多年的老警探了,可以说,这个职业本身就需要面对无数的令人难以想象的阴暗面。

他不是刚入行的菜鸟警探,只能说,他心已死,已经化为灰烬。对于这个社会的不公平、不正义、不体面、不上进的一切,沙摩塞和其他只把缉凶归案当作工作的警察不同,他同情这一切,然而这颗悲天悯人的心却在整个社会的冷漠中,渐渐窒息。他的同情心曾迫使他愤慨于冷漠,结果他最终妥协了,收拾起自己的热血和悲悯,藏在冷静后,表现出对世事的消极态度——他终于变的同样冷漠了。

李易偶尔也会胡思乱想,怎么说呢?

拍摄场景的搭建这些,对于迪恩影业来说,不,应该说对于好莱坞来说,搭建一个过去的旧时代的街景,真的太容易了。

连环杀人案,连环杀手,富有仪式感的犯罪现场,等等,这些,真的不稀奇。

是的,这是优点,不是缺点!

按照迪恩影业的其他的几个高层和制作人的说法,《七宗罪》的优点非常明显。

最终李易在试镜了几个人选之后,选定了好莱坞一线男明星,派尔·波克!

无他,纯粹是因为性价比高。

而最关键的自然是两个男主角和凶手了。

可是反过来,你真要用黑人,那么可能他们又要说,你这是在歧视。

接着就是很关键的,演员部分。

对两个主要人物的塑造,一个重要的衬托就是这座城市的环境描绘。这里的纽约,不再是灯红酒绿纸醉灯谜的繁华都市,而更像是一个阴暗、混乱的城镇,这里每天都在下雨,阴云密布,仿佛阳光从不光顾一般,直到最后,才施舍般的出现了夕阳。随处可见涂鸦和流浪汉,这样一个灰色城市,和印象中的“典型”的纽约并不相符,但却和阴郁的故事、外表冷漠的老警探非常匹配。而故事里的唯一一抹亮色——米尔斯恰是一个外来者,一个刚到此地想要建功立业而略显毛躁的年轻人似乎预示着他将改变这一切。

其次就是布置那些富有仪式感的重口味的犯罪现场。

因为这个角色,前文说过了,这是一个老而弥坚的老警探,他冷漠,但是却又不缺乏睿智,这种演员,又是黑人,这就pass掉了很多普通的演员。

所以《七宗罪》里面,同样的男主角方面李易也会沿用原版的剧情,当然其实原版上映的时间,那个时候还没有那么夸张。

哀莫大于心死,也许这位老警探本来就要这样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结果,米尔斯出现了。

这些可以让电影的受众变得更加广泛。

也推翻了所有观众的猜想。

他不需要关心这个东西,而且毕竟只是一个老绿叶,再高能高到哪去?

男主角方面,其实反而并没有那么难选,因为男主角的角色,年轻冲动,有正义感,同时野心勃勃,这种角色不是说不需要演技,只不过相比之下,这个年纪的演员在好莱坞不说比比皆是,但是却至少可选项很多。

最后,是结局部分,再次出现反转,而且关键是,凶手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而《七宗罪》这个故事,套路真的不算新。

“李,你可真的是太神奇了,这个故事太棒了,我都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他呈现在大银幕上的时候的样子了。”詹姆斯·迪恩对李易的到来和《七宗罪》展现出来的极大的热情。

必须找的是那种好莱坞的金牌绿叶。

但是一黑一白,可以说是标准配置。

其次,就是这电影,虽然李易有原版的作为参考,他也完全可以复刻,但是还是那句话,如果你自己都不了解电影里面的社会背景,这些东西,那么哪怕复刻出来也是没有灵魂的。

他们可以细分出很多职业来,每个职业各司其职。

而偏偏连环杀手却很少有黑人的设定,这是为什么?

这算不算歧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