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5章 众生相(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在穗城城墙上,一群人正头顶着着烈日,焦急的等待着。其中有一名身穿禽兽补子的官员,正目不转睛地盯着远方。

“郡守大人,天气太热了,您大可以回去休息,我们在这里等就可以了。” 旁边的行林帮裘得胜裘老帮主拍马屁说道,周围的捧哏也小心地附和。

虽然天气热的能把人融化,但郡守林宗喻似乎没有打算移动一步,他只是扫了一眼裘得胜,没有回复,然后再次将目光投向远方。裘得胜和其他人被这一眼弄得尴尬不已,只好勉强笑着继续在郡守大人身后罚站。

“真是愚蠢至极!”林宗喻心里咒骂道。

前些日子,行林帮照例是送了本月的孝金过来,除去一千两银子以外还有不少周边各地的特产,而其中就有正值成熟季节的桂味。

正巧有一位贵人南下到了交州,这位贵人出身江南大家,并且入宫后备受宠爱,拥有有实打实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她的兄长是朝中权力滔天的吏部尚书,也是最年轻的入阁大员,且简在帝心!

传闻说,当今圣上,不止一次的表示,下一任的首辅,就在吏部尚书和兵部尚书中挑选一人。

但兵部尚书的职位早就空缺了好几年,所以,下任首辅的人选似乎就已经明朗了。

林宗喻本想孝顺一些阿堵物,但幕僚出声反对,还说贵人娘家家大业大不缺银子,倒是长年身在北地尝不了南方的新鲜,不如挑选些南地的水果让其品尝。林宗喻一想确实是这个道理,就精挑细选了一批荔枝送了过去。谁知贵人吃了以后赞不绝口,但也感叹可惜摘下已有几个时辰,若是现摘的话应该风味更佳。

说者有没有心不知道,但听者是绝对有意的,不然的话,这么多年的宦海可不是白混了么?

林宗喻回府后当即召来裘得胜,令其即刻从阳明县连根带泥送一批荔枝树到省城,但贵人身份敏感,不好说穿,所以也未向他说明其中缘由。

虽然裘得胜不知其中内情,但既然是郡守大人的吩咐,肯定不能出一丝的差错,于是就有了阳明县分舵两百余人护送二十棵果树的壮举。

但就在昨天,贵人忽然派了一个宫女来传话,她只说了三句话。

"林大人是不是让人从阳明县送来了贡品荔?"

"听说运送的队伍里有很多江湖人?"

"林大人虽有心意,但这种劳民伤财的事情最好还是少做为妙。"

... 听完这三句话,林宗喻不禁冷汗涔涔。在大乾官场上,揣摩上意是最重要的技能之一,作为一位高级官员,林宗喻怎么可能听不懂其中的含义呢。

第一句是废话;

第二句是问话;

第三句是训话。

人一旦身居高位,眼界和思维必然是不一样,有些事就算下面人不说,也肯定心知肚明的。就像林宗喻也知道自己府中的大管家在门口变着花样收礼,二管家的小妾的弟弟在城外打死了几个佃农,但大管家也好二管家也好,他们和他们家人做的事跟自己可是一点关系都没有,若有朝一日出现了什么风吹草动,林宗喻大可以把大管家二管家的头砍了用来平息众怒,然后继续四平八稳的做自己的官。

所以,贵人怎么会不知道自己的一片孝心?那么第一句话不是废话又是什么?

而第三句是敲打,是上位者最擅最喜的驾驭的手段,即使没有送果子树一事,也会找到其他的事例训斥一顿。

所以,莫名其妙夹在中间的第二句,才是重点。

上位者的位置越高,所说所做的越是要深思熟虑的,况且在林宗喻外放之前,就隐隐听说贵人在宫中压住了皇后一系,如此受宠说明她也绝不是那种金丝雀一般的花瓶,那么这句关于江湖人的问话,就值得商榷了。

宦海无常,变数常有,无数的官员无数的官职起起落落浮浮沉沉,林宗喻能走到这一步靠的不是运气,而是谨慎,所以待的传话宫女走后,林宗喻立刻唤来幕僚商量。

两人一合计,得出了一个结论:贵人是在托林郡守办事,但此事不好传开,才用了这种隐晦的暗示。

忽然一个声音响起,把林宗喻的思绪拉回到现实,“是报马,应该有消息了。”

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个骑马信使正往城门方向疾驰而去,几个跑腿得了吩咐,三三两两从城墙上赶过去问话。

又过了一会,得到了确定的回复后,裘得胜躬身向林宗喻道:“是货到了.”。林郡守连姿势都没有变过,只是从鼻子里发出轻轻“嗯”的一声,声音轻的让裘得胜感觉除了自己以外,旁边的人都没听见这个声音。

这个回应的态度让裘得胜裘老帮主膈应的不行,但他不敢不表态,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林宗喻听:“千叮万嘱要尽早送过来,也不知道这帮兔崽子干什么吃的,这几天有从阳明过来的行商,说是出发前分舵在大举聘请江湖人压货,估计是人多走得慢,这李乾通真是该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