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章 家乡(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陈玉晴的老家是一个偏僻的少数民族村寨,他的村寨约有五十多户人家,在周围算是一个大村寨,村寨住的大部分是苗族,还有五户土家族。陈玉晴的家是汉族,全村只有八户汉族,主要是陈玉晴的本家人,都姓陈。

陈玉晴在很小的时候,他是奶奶带大的,小时候听奶奶讲,他们家是从山西大槐树底下搬来的,具体是什么年月搬到本村寨来的,奶奶只对他说,“晴儿,咱们家是我爷爷那一辈搬来的,我从小就在这里住了,什么时间搬来的我也说不清楚”。

陈玉晴的家在这里已经住了上百年,在当地也算是一个大家族,因本村寨是少数民族住户多,他们家虽然是汉族,在本村寨,他们家也成了少数民族。

陈玉晴的家虽然是汉族,但在少数民族村寨住的久远了,他们家也同各少数民族通婚,他的母亲就是苗族,他的大嫂也是苗族,因此上,他们家也有点少数民族化了。

陈玉晴的爷爷死的早,他从记事就没有见过,他的奶奶是汉族,他的父亲是汉族。由于他们那个乡大部份都是少数民族,他父亲到了娶亲的年代,在周围村寨没有合适的汉族姑娘,奶奶就为他父亲在临村娶了一个漂亮的苗族姑娘为妻。因此,他的母亲是苗族,他们家也与苗族结了亲。

陈玉晴在五岁时,他问奶奶,“我父亲是汉族,我娘怎么是苗族”。

他的奶奶说,“晴儿,在你父亲十八岁时,我为你父亲说媳妇,咱们附近的村寨都是少数民族,当时你父亲已经与临村一个苗家姑娘好上了,我只好给你爹可取了苗家姑娘为妻”v。

陈玉晴母亲的家与他们家是临村,两个村寨相隔有五华里,两个村寨的村民种地、采药、上山打柴,经常是在一起。

晴儿在长到五岁那年,他已经懂事了,晴儿问娘,“娘,我爹是汉族,你是苗族,你们怎么成亲了,我奶奶她会同意吗”?

玉晴的母亲对他说,“晴儿,娘和你爹成亲也是有缘分的,有一次娘在山上采野菜时碰上了一群野猪,不知道为什么,野猪向娘发起了进攻,娘就大叫起‘救命’声,当时你爹正在山上采药,听见了有人喊救命,他就跑过来用火枪将野猪赶跑了,救下了娘的一命。当时娘还是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穿着苗家的衣服,虽然衣服旧了一点,但娘将衣服收拾的利落,穿在身上合适,娘在当地也算是一个漂亮的苗家姑娘,从此后,你爹就与娘好上了,你爹也喜欢上娘,我们两人经常在山上约会,时间长了也就有感情,后来我们就成了家。

晴儿母亲的名字“胡秀芳”,年轻时在当地也是一朵花,晴儿的爹与秀芳好上后,他奶奶为爹找了好几个对象,他爹都不同意,他只喜欢上胡秀芳。

在陈玉晴他们老家,男孩子到了十八岁,女孩子到了十六岁就要成家。他父亲正好比母亲大两岁,到了第二年他父亲已经十八岁,奶奶已经托人为他的父亲找媳妇,但找了周围的好多村子家的汉族姑娘,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不是年龄大,就是年龄小,要不就是他的父亲不愿意,最后他父亲对奶奶说,“娘,你不要再给我找媳妇了,我与临村的苗族姑娘胡秀芳好上了,我就取胡秀芳,其她姑娘我都不要”。

那时候苗族姑娘还是比较开放,她们本族男女都是自己找对象,陈玉晴的母亲同父亲好上后,母亲的父母亲对玉晴的父亲还是比较满意。但陈玉晴家是汉族,虽然在当地汉族与少数民族已经通婚,但婚娶方式不同,他母亲家虽然是苗族,最后还是按照汉族的习俗让父亲家里人来提亲。

陈玉晴的奶奶也感到给父亲找一个汉族姑娘的可能性不大,也就同意给父亲娶这位苗族姑娘,他的奶奶就托本村一个苗族大娘去临村为父亲说媒,因父亲已经同未来的母亲相爱了,母亲的父母也同意,因此上,说媒的大娘去到母亲家没有费多少口舌就算说成了。

当时,陈玉晴他们家,在当地还算是比较富一点,母亲家较穷,母亲的父母要玉晴家给上五十个大洋。他奶奶同意给五十个大洋。玉晴的奶奶给了母亲家五十个大洋就算成了,但他奶奶提出要按汉族习俗娶母亲过门,他母亲家也就同意了。

陈玉晴的奶奶给他母亲做了一套汉族姑娘的结婚新衣服,上衣是红色,裤子是绿色,粉红色的绣花鞋。到了结婚那天,玉晴奶奶家用轿子将母亲娶了回来,从此母亲这个苗家姑娘就为父亲这个汉族小伙子做了妻子。

陈玉晴的母亲结婚后,奶奶已经同意母亲可以穿苗家女人的衣服,因此母亲有时穿的是汉族衣服,有时穿的是苗家衣服,但去娘家时一般都穿的是苗家衣服。

陈玉晴从记事起,就知道自己父亲是汉族,母亲是苗族,母亲从小经常给他做苗族衣服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