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14章 挺过冬天(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许念送还瑶琴,礼貌道谢。

那姑娘将琴抱入怀中,望了望许念身边的桃夭,欠身行礼,恳切道:

“前几日在雅雪楼,多谢二位相助,我们这几天一直想要再见到恩人,好当面致谢,可惜不曾有机会遇到。”

她的同伴满目感激,行礼道:“好在总算在今天遇到了,多谢恩人。”

许念连忙抱拳道:“姑娘言重了。”

这两个姑娘的容貌颇有几分相似,年纪也大约相仿,看着比许念要稍大些。

她们说不定是姐妹...许念暗暗猜测。

随即,双方互通姓名,许念猜得不差,这二人确实是姐妹,还是双胞胎姐妹,擅舞的是姐姐,名为刘银梅,擅琴的是妹妹,名为刘银菊。

而她们来燕子坞,是在雅雪楼的工作得了假,要乘渡舟过河,回家与亲人团聚。

现在渡船还没出航,几人就在码头闲聊起来,两个姑娘发现对方很好相处,不禁放松许多。

“渡了河,再往南十里地,便有一座小镇,我们姐妹二人的家就在那镇子上。”

刘银菊那夜抚琴时很是恬淡安静,此刻却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很是活泼开朗,兴高采烈地说个不停。

她对许念二人极为信任,许念只是稍微问了问,她便把自己家的情况一股脑地说出。

她们不是什么商贾、世家后代,父母是勤劳本分的农民,在她们出生没几年,父母便抱着不能让两个女儿以后再当农民的想法,将她们送去读书,且花费积蓄让她们学一技之长。

结果刘银梅喜爱舞蹈,刘银菊钟意瑶琴,又对之颇有天赋,她们学了一段时间,那镇子里就没人可以再教她们。

于是父母费心费力寻找办法,打点关系,总算是将她们送到了姑苏城,跟随有名的老师后面学舞、习琴。

“学了几年,花费了爹娘不少钱财,好在学有所成。”

刘银菊开心道:

“后来雅雪楼要招表演者,去了老师那里挑人,我跟姐姐一下子就被选中,签定契约到如今,已经赚了不少钱财嘞!

“两年前,我们拿出积蓄给爹娘买了几亩田地,一年前又买了几亩,现如今爹娘在那镇子上,也算过得不差了!”

说到父母,这姐妹俩都是满脸幸福笑容,可见这一家人虽不能常常见面,但亲情依然深厚。

而她们父母原本所期望的,现在看来,也算实现了,她们不需要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在田里干活。

只是想要真正的阶级跨越,恐怕并不容易,她们的工作能够接触到上流阶层,但并不意味着她们自身属于那个阶层。

但至少,在雅雪楼工作是一件体面且薪酬丰厚的事,已经切实改善了她们一家的生活。

妹妹刘银菊活泼欢快,姐姐刘银梅则文静许多,她眼神透出思索,心道:“许念这个名字有点熟悉,我应该是听过的,一时想不起来。”

又闲聊片刻,渡船将要出航,有老舟子大声吆喝,让乘客抓紧上船。

“许公子,桃夭姑娘,抱歉了啊,船要开了。”刘银菊明显聊得意犹未尽,无奈道:“以后有机会再见再聊,我跟姐姐常年在雅雪楼,随时可以来找我们。”

她们走上了木跳板,刘银菊忽然转过头,赞道:“忘记说了,许公子,你的瑶琴技艺不比我差,你好厉害!”

许念失笑摇头。

他的琴艺自然不是平白有的。

以前在北戴镇,他在镇中酒楼工作了四年,期间常与琴为伴,身边有琴艺超绝的兰姨教导,自己又脑子好用学得快;

有这两个因素,才使得他通晓音律,精于瑶琴。

单说琴艺,他能比肩刘银菊,甚至有所超过,但若说在学琴一事上的刻苦程度,他就比不过十指生茧的刘银菊了。

毕竟,这项技艺是她的生活根本,而许念则更多的是出于爱好,两者本质不同,不好比较。

等目送渡船跨河而去,许念说道:“我们也走吧,该回去了。”

“回去?”桃夭扭捏道:“回姑苏城吗?是吗?是吧!”

这丫头...怎么一副不太情愿的样子?她应该知道我说的回去是回燕归山啊,有意思...许念暗笑一声,道:

“假如不是回姑苏城呢?”

“啊?”桃夭脸色有些垮,又希冀道:“唔...那就是回棋县喽?”

许念摇头,“或许是回燕归山?”

“好吧好吧,回就回...”桃夭有气无力地走向拴马桩,看着被拴住的马儿,苦着脸道:“桃夭女侠背着师父偷偷跑出去这么久,等桃夭女侠回了深谷,肯定要被师父关起来。”

原来如此,难怪她不情不愿的...许念跟在后面,听得忍不住笑出声。

桃夭委屈巴巴看向他,双臂张开,嘟嘴道:“不许笑!抱本女侠上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