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118魂入幽冥(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诗曰:

我把岁月熬成汤,甜酸苦辣一杯装。云卷云舒随心过,一壶老酒伴夕阳。

刚刚过世的亡灵叫生魂,亡者肉身四大分解后,承载着生命信息能量的载体从身体中经过大概十二个小时的时间分离出来,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灵魂,灵魂在脱体的过程中会很痛苦,所以家人最好是不要动他的身体,以减轻他的痛苦。

临终者断气大约八小时后,身体完全冷却,神识逸出体外,如释重负,但所见光明渐渐消失,神志也变得昏沉迷惚,在三日半之中,忽可出现一刹那的清醒,不知自己已经死去,呼唤家人的名字,寻求家人的帮助。或可寻见家人如在梦中,对家人说话,却见他们视若无睹,想尽办法还是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内心甚感悲哀、愤怒、挫败,"犹如鱼在热砂中受苦"。

当发现自己没有身影、在镜子里没有反射、在地上留不下足迹时,才终于了解自己已经过世。承认已经去世所带来的惊吓,足以令它昏厥过去。

每一个地方都有土地庙,有些是我们阳世的人肉眼看不到的,但它却是真实存在的,给我们的感觉就和电视里看到的衙门是一样的,古色古香的装饰,中间一张棕红案桌,上有本地的《户籍册》,记载着本地的山川河流、人口牲畜、人员多少等等。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土地保一方人,一个灵魂的出生和死亡都要经过当地的土地庙的。

土地虽然神位低微,但却是家喻户晓的正神,人人不敢冲撞。更是天下各路堂口和神界沟通的一个重要使者,上到表文的传送,下到拜金的焚化,都离不开土地公公的帮助。

当有人阳寿已尽,阴兵会拿着勾魂牌和批票押着亡魂到土地庙通关,土地公公要打开本地《户籍册》进行核实,此亡人系属本地人氏,确实寿终正寝,又一一核实并无任何宗教信仰,便在批票上盖上本地土地大印,通行阴间。在土地公公神案的两边有两个通道关口,一个是直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大路,一个是前往阴曹地府的黄泉路。一个关口光明万丈,一个关口漆黑无比。阴兵压着鬼魂化作阴风踏上了黄泉路。

黄泉路上路黄泉,

奈何桥上道奈何,

是非不渡忘川河。

三生石前无对错,

望乡台边会孟婆。

黄泉路是魂魄步如阴间的开始,也是一条漫漫长路。

常听人说黄泉路上不好走,黄泉路上无老少。确实这样。黄泉路上向上看,看不到日月星辰,向下看,看不到土地尘埃,向前看,看不到阳关大路,向后看,看不到亲朋四邻。

有人会问了,死者的家属给死者烧去了纸牛、纸马、纸车,为什么不用这些工具上路呢?

熟不知这个时候亡人的灵魂还不能叫做鬼呢,只有进了酆都城才能叫做一个真正的鬼魂。正规堂口的弟子他们就更明白了,有的时候给人买寿抢魂,就都是在这个黄泉路上抢魂的,因为还没进入酆都城,一切都还有转机。用现在的话说,黄泉路可算是一个多发事故地段了。

如无意外,魂魄宛如飞蛾终向灯火明亮处飞去一般。在黄泉路上有火红的彼岸花,又叫地狱红莲。彼岸花是一般认为是生长在三途河边的接引之花。

在那儿大批大批的开着终年不谢,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 又因其红的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 也是这长长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 人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狱。花香传说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

奈何桥畔彼岸花,绽放千秋怡方华。三生石上忘情水,阴阳相隔断天涯。

步入黄泉路上的鬼魂各个都神情呆滞麻木,面容索然,目不暇顾,只知一味向前,他们各个目视前方但绝不回头,据说回头是因为还在留恋人间的美好和牵挂。

为了让活着的人安心的更好的活下去就不能回头,要不然回了头,世间的亲人误以为走的亲人不安心,会更伤心的,更为重要的是一旦回头,从此也就无法投胎转世。

黄泉路上一路崎岖颠簸,各路灵魂有的哭嚎不肯前往,此时便有阴曹捕快牛头马面用勾魂链套住脖颈强行带走,有的满嘴花言巧语讨好阴兵,有的迷迷糊糊一路直走…

人的求生意识是最强的,但是上了这黄泉路又有几人能够还魂呢?任凭灵魂怎么哀求、怎样使出浑身解数逃跑,都挣不开阴兵手里这死亡的铁链,一路归去。任凭灵魂走的多累,鬼差都不会让你休息耽误行程,必须要尽快赶路走出这黄泉路,黄泉路上是没有客店的,阳间有再多的钱财在黄泉路上也一样白费。

黄泉路的尽头就是望乡台。

走出了黄泉路便上了望乡台。老话说,一到望乡台,远望家乡回不来。高高一个石台,发出阵阵阴光,坐卧路转之势,上可回头瞻望,书写三个赤红大字望乡台。

走到了望乡台,几乎就没有还魂的可能了,阳间的肉身这个时候也差不多都到了黄金入柜装殓的时候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