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73章 被唤醒的腓特烈二世(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在后世,曾有一句非常文艺清新的话语:“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如今灯火通明,万里可闻百年,又能念几人心?”

首次乘坐火车的中二文艺青年弗里德里希王子若是听到这句颇具意境的东方语句后,一定会为此感慨万分。兴之所及,说不定会将这句话稍稍改动一下。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如今铁路飞驰,瞬息可至,咫尺天涯亦可立见挚爱之人!”

弗里德里希王子在抵达桂州火车站准备前往长安,第一次见到趴俯在铁轨上长长的火车时,内心充满了好奇和惊叹,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他登上火车,看到专用包厢里有柔软的床铺和舒适的皮椅,还有专属的衣柜和橱柜,墙壁和地板上都是板状的木料,还贴上了一层华贵的绒布。

弗里德里希王子十分吃惊,包厢的地板上竟然是铺着名贵的波斯地毯,一侧的窗户边上挂着淡紫色的密绒窗帘,下面吊着漂亮的流苏,几案上面提供了热饮和点心,以及十余份报纸和书刊。如此精致而周到的服务,让他想起旅途中所入住的那些豪华酒店。

前来参加齐国皇帝登基大典的外国使团非常多,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大国都派了重要代表参会,甚至还有不少国家是国王亲自不远万里赶来。

在阅兵的后半程,最令人记忆犹新的景象,那就是齐国皇帝御驾检阅的场面。

他会陪同齐国皇帝去郊外狩猎,也会参加宫廷举行的各种宴会,甚至还会身着齐国禁卫军的军服,随同皇帝陛下视察周边府县村镇。

“铁路引发了技术和组织的重大变革,铁路建设不仅刺激了经济的发展,也完全改写了陆地的面貌。”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在那一刻,隐藏在弗里德里希王子内心深处的霍亨索伦家族铁血意志仿佛被一下子被唤醒了。

但是,现在他却没了这个心思。

阅兵队伍的后面,是一辆又一辆巨大的战车,挂载着一门门威力巨大的火炮。

广场上空中漂浮着十几个鲜艳的热气球,下面的吊篮里都挂出了一道道彩招幡挂,写着恭贺皇帝的标语。

尽管一路上所见所闻,让弗里德里希王子切实感受到了齐国的发达和先进,他们能制霸东方,统治印度洋,继而将他们的影响力扩展至欧洲大陆,确为实力使然。但真正让他意识到齐国的强大,还是在他亲历了齐皇登基大典,以及随后在汉洲本土一年多时间的考察和游历。

昔日,他对父亲腓特烈威廉一世强制他学习和接受军事教育曾百般抗拒和抵制,甚至还对军人极为鄙视,认为这极不符合他作为王室贵族的“文艺气质”。

火车行驶途中,他看到了一片片无边的草原,林海和山川。窗外的田野上有风车和田地里的农夫,还有成群的牛羊,农人们头顶着草帽,用心地耕作着,对铁路上驶过的火车视若无睹。

听说,齐国目前在汉洲本土就修建了四万五千多公里的铁路,可以说是除了内陆荒漠地区,基本上覆盖了本土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建制县份。

齐国是一个不受任何宗教控制和影响的世俗国家,皇帝的加冕(登基)大典自然不是像欧洲大陆那般,由高级神职人员将皇冠戴在加冕的皇帝头上。

桂州至长安,距离超过四千七百多公里,若是乘坐马车的话,估计要花两到三个多月,若是用两条腿走的话,呃,那怕是要半年?亦或一年?

但乘坐火车,弗里德里希王子及随行普鲁士使团仅用了不到八天时间,一个令人惊叹的速度。

“作为有史以来推动经济起飞的最强有力的单一因素,铁路无疑是人类经由技术而取得巨大胜利的标志。”

作为工业文明的汽笛,蒸汽机火车对所有初次接触的人们而言,震撼是前所未有的。

除了以上叹为观止的技能,他还是一位语言大师,在普鲁士国内的时候,他就在掌握了母语德语之外,还能说较为流利的法语、英语,就连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也能听得大致明白。而到了汉洲后,不到三个月时间,竟然就能与人进行简单的对话了。

一队队整齐有序的齐国官兵身着威武的制服,披挂着闪亮的装饰。在阳光的照耀下,这些军人仿佛散发着令人炫目的光芒。他们骄傲地站立在队列中,每个人神情专注,目光坚定,脸上带着自豪和庄严。

一阵激昂的长号吹响,令人期待的阅兵仪式也随之开始。皇帝所坐的御座观礼台,开始了一连串士兵的队列行进。

在这个世界上,火车出现之前,人类可以移动的最快速度为马的奔跑速度,即每小时约六十公里左右,但这个速度并不能持久,而火车的出现,则将这个速度提高了一倍以上--是的,随行的齐国人言之凿凿地说,他们最新研制的火车,速度最快可达每小时130公里,只要蒸汽机运转良好,有充足的煤炭和水,在理论上,火车可以永不停歇地奔驰行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