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49章 捡便宜的普鲁士人(1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1731年2月6日,一支军容肃整的普鲁士王国军队开进了施特拉尔松德这座西波美拉尼亚最为重要的城市。

城门洞开,无数的城市居民神色复杂地排列在街道两侧,一队又一队士兵浩浩荡荡地走进城市,他们穿着厚重的制服,肩扛火枪,严肃的面容透露出一股征服者的傲然。

军队的步伐铿锵有力,挥动的旗帜在朝向风中猎猎作响,在队伍的后面还有十余辆炮车,在马匹的拖拽下,压过碎石铺就的街道,留下两道深深的辙印。

城市里的居民被这军队的肃杀场景惊得目瞪口呆,他们的头发被风吹得乱糟糟的,一些怯懦的居民因为恐惧而湿透了衣衫。

士兵们的锐气十足,铿锵的脚步声,闪着耀眼的刺刀光芒,深深地震慑了全城居民。他们沿着笔直的街道,径直朝着广场的方向走去,军号激昂,兵容齐整。

广场上的建筑物、高高的旗杆上,都已经挂上了勃兰登堡家族的旗帜,似乎在向整个城市宣告,这里已经属于普鲁士王国,属于勃兰登堡家族。

北风吹过,树叶摩擦出柔和的噪音,士兵们也在鼓号声中逐渐离开了广场,进驻昔日瑞典军队的军营。

可惜,瑞典王国军队却没有抓住这一有利机会,集结主力,直捣莫斯科,给予俄罗斯沉重一击,反而在攻占洛瓦季河畔重要城市大卢基后,分兵数路,在俄境内大肆掳掠,索掠财物,白白浪费了数月时间。

俄罗斯人在获得了波兰的应援后,整个国内顿时为之振奋不已。

想到瑞典军队曾经荼蘼过整个波兰,给这个昔日东欧霸主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以至于国势至今无法恢复。原先扯皮不断、从未达成任何决议的波兰议会罕见的保持了一致性,同意国王组建一支规模达六万人的军队,向瑞军发起进攻,援救处于颓势的俄罗斯。

里加之战,极大地震慑了波罗的海各国,也引得普鲁士王国为之忌惮不已。

是役,联军被彻底击溃,毙伤俘达一万二千余,奥古斯特二世仅在数千近卫军的保护下,仓惶逃回波兰境内。

“怎么?难道我的小弗雷德里希出了什么意外?”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不由紧张起来。

到了1729年9月,得到喘息之机的俄罗斯陆续收拢各地败军,并从后方征召了五万余军队,使得俄军总兵力增加至十万,在北线战场上形成对瑞军的巨大兵力优势。

1728年10月初,卡尔十二世在北线留下一万余兵力,对俄军转入战略性防御,而他亲率主力三万五千余,大举攻入波兰境内,企图以雷霆之势击垮波兰-萨克森联军,解除后顾之忧,同时也希冀迫使对方退出战争。

此举,让刚刚扭转战场被动局势的瑞典王国紧张不已,担心普鲁士会如同上次大北方战争时期那样加入反瑞联盟,遂将本已调往北线攻击俄军的瑞军主力停了下来,暂时入驻叶尔加瓦。

6月19日上午时分,六千余将士在瑞典国王的带领下,分三路猛然攻入联军的阵营中。瑞典军队闪电般的冲锋,使联军顿时乱作一团、到处都是喊杀声和联军惊慌的叫喊声。由于战线过长、联系方式落后,联军根本搞不清到底来了多少瑞典军队。

经过一番秘密协商,瑞典同意将西波美拉尼亚领土许给普鲁士,而普鲁士则承认瑞典重新恢复对库尔兰大公国的控制权。

倘若,任由瑞军一路进击,怕是会被对方打到莫斯科城下。届时,我们俄罗斯人还能往哪里退?

“陛下,参加齐国皇帝登基大典的使团回来了。”

此次,瑞军充分吸取了上次大北方战争的失败教训,在隆冬来临之际,并未迅速突入俄罗斯纵深腹地,而是收缩兵力,主动放弃大片已占领的地盘,屯兵于波罗的海沿岸数座军事据点,等待俄军主动进攻。

战场形势似乎变得对联军一方极为有利,瑞军在多线作战的情况下,终于开始显现出颓势,囿于兵力的不足,不得不左支右挡,进退失据。倘若,此时俄军再从东线发起强大攻势,与波兰-萨克森联军遥相呼应,未尝不能将瑞军主力尽歼于俄罗斯境内。

可如今倒好,瑞典王国在接受了齐国大量财政和物资援助后,便立时撸起袖子就跟俄罗斯人干了起来,法国人瞧了要是心里不吃味,那是不可能的。

昔日雄才大略的彼得大帝就曾数败于瑞典之手,一度被打得怀疑人生。

1730年8月上旬,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调集一万余军队入驻北部边界重镇梅梅尔(今立陶宛克莱佩达市),密切关注瑞军动向。

“陛下……”那名侍从官欲言又止。

“一周时间,这足够瑞典人在吕根岛搜刮很多财富了。”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俯瞰着整个城市,嘴角带着一丝讥诮的表情,“想必,待他们走后,又会给我们留下一个千疮百孔的领地。”

5月下旬,波兰-萨克森联军进逼里加,使得瑞军已到了退无可退的境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