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576章 元宵节(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做了几代人的丝绸,倒是我们浅薄了。”上官直到底是过来人,又思虑了片刻,似乎是已经有了想法,或者是一下就想得通透了,终于回过神来。

“走走走,还是进去喝茶,再聊一聊,我看县主这个点子,做好了说不定可以为我们上官家闯出条路子来,万事不尝试哪里知道结果,只是这事有点大,我们得认真坐下来商量。

老二、老三还是先叫丝绸厂子先停工,我看县主和姑爷说的这才是真理,老老实实踏踏实实做好一样,让顾客自己来找我们,那我们就成功了。”

二舅爷虽然没有说话,但是也老老实实跟了上去,跟三舅爷在后面咕嘟:“其实这素绸做好了,还真的不愁没有顾客,而且做得越多,成本就越下来。”

三舅爷一听也有点兴奋:“我们各地的绸缎铺子如果都改成素绸铺子,倒是独树一帜,怕主顾们想要素绸的都会先往我们的铺子走一走,选一选,我看素绸还真的如外甥女婿所说,也可以做成好几种档次,织法特别上档次的,价格比其他花色还要贵上几倍都可行。”

最后,连茶也没继续在那喝,三舅爷先去安排要求加班加点的工人停工,也没预先确定开工的时间,一行人上车上马,浩浩荡荡往城里赶,把后面的管事们都搞懵了,一下都没明白是怎么回事。

他们先让管家赶过去,在苇洲县最奢华的樊楼订了三桌,又把家里几个管事和儿子招了来,专门商议这件事去了。

最后的决定就是:全力以赴织出更多更好的素绸,争取“上官素绸”抢在夏季前全面上架。

楚楚没想到的是,就因为她的一句话,让上官家的商家地位在江南上升到了前三。

一年后,“上官素绸”就打出了名堂,“上官素绸”这个品牌开遍了大盛朝各个角落,就是京城都开了十几家,而且囊括了高中低档全部品类,占据了素绸市场的十之七八。

等其他丝绸商家醒悟过来,再想要重新照搬照抄的时候,根本就是见缝插针,悔之晚矣,顾客们早就认定了“上官素绸”这个品牌,很多商户更是都下了好几年的订单,绸缎生意做好了,其他买卖自然也顺风顺水。

因为这件事,楚楚为四叔、四婶家明珠,还没出生的弟弟们,获得了“上官素绸”两成的利润分红。

原本有一成是说给楚楚的,但是楚楚哪里肯依,最终通过顺国公的一封信,一锤定音转手给了明珠以后的弟弟们。

这一下让四叔家的后宅资产增加了不少,这官当得都轻松多了。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楚楚也没太往心里去。

元宵节。

是日,香洲郡家家户户、各店各铺悬灯门前,寺庙、园林等处所更是大张灯彩。

日落后万灯齐放,整座城红光耀天。

街上摆卖的花灯步就有一摊,五花八门,色彩缤纷,各种植物灯、动物灯、人物灯、故事灯等,最常见的有兔子灯、元宝灯、走马灯。

这个时候可不仅是像楚楚他们这样的孩子喜欢热闹,大街上男女老少成群结队出外观灯。

春天,不只是动物,自然也是男女青年追逐相看的季节,街上少女小伙可就多了。

最有名的卓园中高岩处,还有大户竞相燃放花筒烟火,最为吸引人。

来此的观众摩肩接踵,个个笑逐颜开。

灯节除看灯外,领略的还是一种特别的“人气”。

晓是身边有不少丫鬟、婆子和护卫,整条街从头到尾走了一圈,又买了几个小物件后,楚楚早早就被带到府衙后门不远处三层的观灯台,老老实实坐着了。

街上实在是人太多,往年元宵节总会丢失几个孩子或者出一两单大事,就算是所有府兵出来维持秩序都难控制。

在观景台上观烟火、看游船,看络绎不绝形形色色的人,还可以把玩玩偶,其实还是不错的。

元宵夜之闹猛一直要延至夜深,待灯阑兴尽,众人始慢慢步回家。

今天正好还是灶神归来之日,那么回家正好将这位灶老爷接住。在即将到来的黎明晨曦中,这一年的过年之庆到此落下帷幕。

第二天,

一大早吃饭的时候,饭桌上多了一盘春饼。

江南立春有吃春饼的习俗,就是将葱、蒜、韭菜、蓼蒿、芥,这五种辛辣的食物切成细丝,组合在一起装在盘中,随之用薄薄的煎饼卷起来食用,有迎新之意。

楚楚咬一口就直呼:“呀!好辣。”

兮月抱着明珠喂了几口米糊,乐得在一旁直笑:“不习惯就咬两口吃了就行,里面的菜都是生的,你四叔刚刚吃的时候也皱着眉头,然后又吃了两块甜糕。

楚楚也可以试着慢慢嚼,解腻又上头,会让人都清醒不少。”

这时,颜永宁已经换了官服出来准备去上值,一年多时间的磨砺,又做了父亲,原本的翩翩书生已经磨砺出了一些棱角,人变得沉稳,眼神也更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