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3章 种田真的不容易(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古代农民种地是没有化肥的。

也没有打虫药。

农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种一年的地,每亩地的产量也就只有180斤左右。这还是在给地里施了不少肥的情况下。

田地分几等。有肥田,有瘦田,还有才开出来的荒田。古代的农民早就知道,田地得休耕,要不然,地会越来越瘦,种了庄稼都没个好收成。

陈毅轩今年找张大地主佃的二十亩田,算不得有多好。就是个下等的瘦田。

家里的肥料不够,陈毅轩只得天天带着儿子们,去河滩边上挖淤泥,然后,将家里囤积的草木灰跟淤泥、杂草混了,在自己那二十几亩的佃田上,堆肥。

乡下有很多心肠不好的人,喜欢背着别人干缺德事。比如人家田地里好不容易才长起来的庄稼苗,他叫自家牲口悄悄跑到人家地里吃了。又比如看见某家在自己地里堆肥,他看的眼馋,就大半夜趁着人家不在地里看着,就带着自个儿儿子去偷肥……

陈毅轩这些年见过的奇奇怪怪的人太多,他堆肥了之后,就不大放心。

白天在自家地里搭了个草棚,打算晚上在这里看着。

他们干农活,全凭自己一把子力气。

没有机械化的东西,生产力很低。

河滩上的淤泥都特别的重,他们父子四人一趟一趟的把淤泥挑上山坡,一天下来,几个人累的直喘粗气。

陈毅轩更是累的差点倒在了地上。

陈飞燕见他们累狠了,早上中午和晚上吃的杂粮粥里头,都放了不少的猪油和猪头肉。

“怎么种地那么麻烦,那么苦啊?”

听到自己媳妇儿碎碎念,陈毅轩笑了笑,“农民嘛,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陈飞燕听了,很心疼。

“我们可以再多想些办法么?”

陈毅轩听明白了她想找个省力的办法,摇了摇头。

“种田都这样。等到秋收了,要是粮食足够,咱们一家就有闲暇的日子。”

陈飞燕知道陈毅轩是想在那二十亩的地里种麦子,她便提议道:“我们家现在可以多种些萝卜么?”

陈毅轩愣了一下,就说道:“媳妇儿,春天种不了萝卜。咱这个地方,都是冬天种萝卜,春天收。”

陈飞燕心想,怎么会这样?

萝卜不是春夏秋冬都可以种的么?难道是因为品种不一样的原因?

见陈飞燕突然不做声了,陈毅轩就赶紧说了自己的计划和安排。

“媳妇儿,我晓得你是为了家着急。我打算等咱们把那二十亩的地梳理好了,我就再去一趟县城。把烤鱼卖了,再买些黄豆回来。”

“那20多亩的佃田都是瘦田。哪怕我们施肥了,还是瘦。我现在就犹豫着到底是种小麦,还是种黄豆。”

陈飞燕问道:“那样的瘦田,种一亩黄豆能收多少斤?”

陈毅轩伸出两根手指头。“应该能有200斤。”

“那在那样的地里,种一亩小麦呢?”

陈毅轩笃定的回答:“我爷爷我爹,还有我,祖孙三代都种地,按照往日的经验,上等的肥田种一亩小麦,能有200斤左右的收成。中田差不多180斤。下等田150斤不到。有时候遇不上风调雨顺的日子,瘦田颗粒无收的情况都有。”

陈飞燕听了,点了点头。

“那咱们还是种黄豆吧!种黄豆保险一些。”

陈毅轩听了,突然又有点犹豫。

“可我估计咱们这一带大多数人都会种黄豆。黄豆如果大丰收,黄豆价钱就低,到时候卖出去得不了几个钱。可咱们交粮税都是用钱交的……”

陈飞燕抓住了关键。“你的意思是说,到时候我们交粮税,就必须要把粮食卖了,换成银钱,再交到官府的手上?”

“种黄豆的人多了,黄豆卖不了几个钱,我们对比那些种小麦的,就亏了?是这样的意思么?”

陈毅轩点了点头。

陈飞燕认真的想了想,就跟他商量着道:“要不,我们种十亩的小麦,再种十几亩的黄豆吧?”

“黄豆产量高,我们自己吃。要是黄豆遇上大丰收,我们就卖小麦交粮税。要是小麦也遇大丰收,我们就卖价格高些的粮食?

吃饱了就干。

陈毅轩带着自己五个儿子,在房前屋后忙活了起来。

……

在农村,懒惰不种地的人没饭吃。

绝大多数的农民,都是勤俭节约的勤快人。

不过,最近的陈毅轩尤其的勤快。

陈家村的那些喜欢说三道四的人家,每次看见他带着几个儿子,衣衫破烂的在地里耕田、要不就是河边挑淤泥、往家里挑水、在河边割芦苇草……,忙得脚不沾地,就在陈毅轩的背后说他家的闲话。

他们都说陈毅轩养了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