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54章 是不是觉得(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第354章 是不是觉得

又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王老盟主看着外面巡逻的军士,正在恍惚出神的时候,突然林泰来急匆匆的走进了院落。

“弇州公!你那些老伙计一定要来见你!你见不见?”林大官人站在堂外叫道。

王老盟主想也不想的答道:“不见!”

自己现在这样子,有什么好见的?让别人来看自己是如何被蹂躏的?

林泰来又说:“但是他们一起向我施压,我也顶不住,只能帮他们上平山堂。”

老盟主怒道:“那伱还问我作甚?”

林大官人说:“我只是想说,是他们一定要见你,并不是我安排他们来的。

总而言之,他们见到你以后,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都和我没有关系,请您老人家心里要明白。”

称霸文坛三十年,王老盟主斗争经验何等丰富。听到林大官人的话,瞬间就隐隐约约感到了不对劲。

自己现在正是最狼狈的时候,老伙计们偏偏这时候一定要来看自己,是何居心?

或者说别人想来看自己没问题,但不惜通过林泰来也要来看自己,就很有问题了!

众人惊讶莫名,虽然林大官人经常不说人话,但是像这样不说人话,还是第一次见。

你说的学古师法原则,只是满足老先辈李梦阳等人特定诗歌审美而已,偏狭的限制了诗歌师法范围。

王世懋为了维护兄长,不得不站出来努力的圆场:“师古是外向法他,师心则是内向法己,谓之师古则无成心,师心则有成法。

如果说刚才王世贞和汪道昆还是就事论事,争的是理论路线,那王稚登就直接对人攻击了。

王老盟主微微一笑,趁机开口说:“室衣裳,耒耜舟楫之利,皆古圣人创法,而百世师焉。后圣有作,不能易矣。

还有,王家兄弟两个进士及第做官的,果然看不起自己这个布衣山人!

又对王世贞说:“老盟主你说句话啊!”

王老盟主淡淡的说:“若干年前,李于鳞编纂过诗歌总集《古今诗删》,选录古逸、汉至唐代及国朝各体诗歌,中间尽略宋、元两代之作。

王老盟主开口道:“愿闻汪太函师心之高见。”

汪家兄弟里的弟弟汪道贯听到哥哥的话,心里暗叫一声“糟糕”!

哥哥没亲眼见过林泰来发威,没和林泰来直接打过交道,这句语气太轻蔑了!

林大官人便立刻大声说:“你汪太函不就是觉得,文由心生就该尚安事气。既以心为精舍,神君之气辅之,役群动,宰百为,则气之官,殆非人力。

汪道昆答道:“从少壮到老年,经过沉淀,心境自然又有所悟,岂能食古不化?

作为称霸文坛三十年的人物,还是很有手段的。

你最好说的只是李梦阳。

以上,是也不是?你是不是这样觉得的?”

他觉得自己又被看不起了,你王世贞只知道找汪道昆,却没看他王稚登一眼。

汪道昆答道:“确有此书。”

这地图炮就很大了,直接把整个山人群体都包括在内了。

自己说的这个“学问不精者”,怎么就成了布衣山人?

还有,他叫王世懋,不叫王盟主他弟!

于是天下第一布衣诗人王稚登听了林大官人的补充解释后,心里对王世贞更生气了!

准备坐而论道、与王世贞大战三百回合的汪道昆突然陷入了沉默,他感觉自己再阐述下去,也不能比林泰来更不像人话了。

这个理论只是理想中的完美模式,但不现实,更像是一种空想。

早在嘉靖朝时,这种师法原则就被后生英秀稍稍厌弃,很多人更喜欢初唐之体。

众人恍然大悟,这个理论听起来挺完美,能把师心和师古、格调和自然融合在一起,难道这就是王老盟主最新的文学思想?

汪道昆刚才说为什么要师心,王世贞这就是说为什么要师古。

“近来好古之士,尤其学问不精者甚多,不能学李梦阳其神,而酷爱取险,饰陋惊愚,好为惊人之词,而大雅索然。

然后又听到林大官人说:“王老登是不是觉得,李梦阳作品矫枉太过,和平不及,摹仿刻深,却没有融会贯通,缺乏人味?

终于直接被王老盟主点名了,王稚登直接反击说:“与其说你新有所悟,不如说是你把师心和师古、格调和自然两类观念的勉强牵合的产物!

这是多么高的难度,我看就连王凤洲你自己也做不到!甚至可以说,天下没有人能做得到!”

汪道昆避无可避,正面回应说:“诗歌之道,不能只有师古,还要师心,李梦阳之持论……”

如果要我来帮你归纳,其实只要一句话,你是不是觉得,古人先得我心,师古即师心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