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 58 章(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皇帝把轩輗派来实在太有必要了。

楚亭月忽然想到一个问题:“这一次的仙童有一人是畲寨中人,五仙教想要从畲寨那里得到什么?”

山民夜创仙童观试图救走族中子弟,显然双方不是合作关系。

缇骑低头:“属下还没查出来。”

高矢寒倒是没生气,忽然道:“有一个老朋友大概知道……”

老朋友就是秋江。

秋江也果然没有辜负他们的希望。

听过这个问题,他脱口道:“应该是为了——银矿!”

“诸位应该听说过,三年前时任遂昌县令上书,申请重开南宋之后就停止开挖的银矿。”

遂昌这地方产金银,当前在开采的金矿从唐延续至今,朝廷重兵把握,当地也有几个大型银矿,最早的可以追朔到汉代,但经过多年开采,在南宋之时就因矿脉断绝而停止开采。

数年前,遂昌地方官经过探查,在其中的一个矿厂附近找到了新的矿脉,立刻上报处州府。

处州府派人看了之后判断此处藏银量大,于是从浙江一直报到朝廷。很快工部提议,复兴旧矿场,开挖此矿。

当时轩輗刚刚卸任浙江布政使,连续上奏请求不要重开银矿,列举了一旦从开可能引发的问题。不过朝廷最后没有接纳。

这件事发生的时候,楚亭月只有十三岁,刚入京城,正在苦练擒拿术和学习刑捕相关知识,这种朝廷大事不在他们需要考虑的范围内。只是议论多了,听过几句。

毕竟金银这种话题放哪里都能让人津津乐道。

她当时还困扰过“寻到新的矿脉是好事,为什么要竭力反对呢”?

“新探的银矿在山民世居之地,若要开采,对他们的生活影响很大。”

遂昌这里位于浙西南丘陵地带,群山连绵。汉民多生活在山间谷地,耕作、经商。山上则是畲家人的天下,他们骁勇善战,有自己的一套崇拜体系。

遂昌本就地少人多,加上双方生活方式、信仰体系截然不同,历史上多次发生过激烈冲突。却也曾经并肩携手,共同抗击过敌人,反抗过强权。

当下地方上与山民有一种无言的默契——山上归他们,寨中头领自己管,按时交税就行,一般情况下,徭役都不找他们。

“新探到的银矿距离他们祖灵之地不远。想要便捷运输矿石,最短的一条路要从当地最大的一个寨子穿过。另外……”秋江犹豫了一下才道:“老矿虽说是废了,银脉终究还是有一些的。”

秋江之前说过,秦淮帮和畲寨就是在银矿上有些交集。

这点众人也不难理解。官府决定停止开采某个矿,并不是说已经挖得一点不存,而是开采成本和收益不再匹配。

换句话说,已经无法大批量产出。

那负责打探得缇骑忽然道:“卢煌这些人也是反对开采银矿的,他们向浙江布政司投过书。当下,卢煌等人还在计划做一次更大规模的上书,应该是要——直送京城。”

楚亭月没忍住,低声问路英:“开矿不是能富裕地方的好事么?”

这个问题高矢寒也不懂,只不过他没那么大的好奇心,他很清楚锦衣卫的价值——只要执行命令,不需要理解背后的理由。

甚至,理解多了,就容易想多,想多了,这活就干不下去。

路英正要开口,忽然改变了想法,朝秋江笑了下:“我这秋贤弟对遂昌更熟悉,让他来聊聊。”

秋江也不推脱,正色道:“万事都与时、势相关,并无恒定的好坏。比如遂昌这里,新的矿脉在深山之中,要想开矿首先要开山挖洞来修路,当下已经三年过去了,那条路还没修出来一半。朝廷又催着要看成果,只能从旧矿里动脑子。可旧矿为何废弃,不就是因为矿产已经很少,挖掘越来越困难,危险越来越大么!”

“这件事刚出来,处州府就有官员反对,当时任浙江布政使的是轩大人,我听帮中弟兄说,轩布政使亲自到过遂昌,召集郡中士绅商议。当时,反对者十之七八。说来诸位可能都不信,就连冯素都是反对的。”

“我是听说,轩大人上书朝廷,极力反对过。”

“可惜,地方县、府两级官员贪功,轩大人走后,他的继任者毫不体恤民情。”

轩輗的继任者和前任浙江按察使差不多,只愿意坐在杭州城的官衙里看案卷,几乎不做现场调查。

话说到这里,楚亭月也理解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