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 53 章(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洪、大理寺丞顾惟敬等朝廷要员丢官下狱。

其中潘洪被发配大同,大理少卿薛暄一度被判了死刑,幸亏兵部侍郎王伟等官员上书代为鸣冤,最后留了一命,削职为民,回老家河津种地去了。

这是正统六年的事,楚亭月还在杭州生活。

对这个案件的了解几乎都来自坊间传言,和家中长辈们茶余饭后的闲聊。

“下官听过这个案子,但是……没看过案卷。”

高矢寒微笑:“本官办过这个案子。其中涉及杨家一个小妾,姓夏,相貌与这刘娘子十分相似。特别是……这一点勾魂梅花印。”

刘娘子的左眼角有一点红色胎记,色艳而巧,不但没损坏容貌,反而更显妖娆,让人观之难忘。

楚亭月苦笑:“下官……真没读过这个案子的卷宗。”

“刚刚说了,本官办理过。”

“请百户大人赐教?”

高矢寒站了起来:“改天吧,今天没时间给巡司讲故事。”

高矢寒在遂昌县衙转了一圈又扬长而去,县衙里所有认识他的刑捕司、按察司官吏先震撼了一把,旋即把这份震撼传达给了县衙官吏捕快们。

特别是在临安和高百户打过交道的,把他的喜怒无常动不动挥鞭子描述的惟妙惟肖,听的县衙差役目瞪口呆,恐慌不已。

可怜遂昌这个小地方,最值钱最重要就是金矿。可矿上有独立的管理部门,有专门的守军,和地方十来年都不会有什么事情交集。

处州府有常驻的锦衣卫百户所,同样是为了保护金矿,以及处州地方有朱家亲王封地。基于同样原因和县衙之间始终没有交集,这些差役哪体会过北镇抚司大爷们的做派。

送走高矢寒,陈行回来汇报了一件事——汪氏——就是前一天喝醉酒把自己憋死的杨二福遗孀有举动了。

她带着两个小丫头,避人耳目的进了一处宅子,停留半个时辰后离去。

说到这里,陈行表情复杂:“小的仔细查了,这处宅子的主人惹不起。他是个锦衣卫……”

“可是姓王?副千户?”

“小的只知道姓王,是个锦衣卫高官,名字官衔还没打听出来。”

“锦衣卫副千户,王山——王公公的远房侄儿。一个时辰前我们在城北五仙观刚刚见过面。”

“王……王山?‘岳氏通奸案’里的王总旗?”

“高百户也提过。他还说刘娘子有可能也是涉案人物。在‘杨岳氏通奸案’里是一个姓夏的小妾。只不过,我对此案都听的坊间议论,没有读过案卷。你熟悉?”

陈行连连摇头:“卑职识的那点字,哪有本事详读案卷。卑职在正统十二年被选入京营,当时那件案子震动朝野,京营里人人都在讲。说起来,这桩案子的核心就是王山和夏氏。是夏氏出面告杨百户发妻岳氏与她侄儿通奸,谋杀亲夫。王山以杨百户同僚好友的身份替他反复上告,其中另一个重要人物——宋术士,也是他找出来的。”

“术士?”

“对,此案定的是——杨岳氏与她的侄儿私通,伙同姓宋的术士,咒杀其夫杨百户。”

楚亭月:……

看出她的意思,陈行苦笑:“正因为如此,当初京营内议论,都说是冤案。说起来,有一个人清楚这件事——康仵作。他也是因为这件事才辞去刑捕司官职的。”

楚亭月眼睛一亮,她隐隐觉得刘娘子的案子和往事有关,可要从京城调案卷,拿到手就是一个半月后了。

请老康头再跑一次,她只要写一封信给邻县主簿,再准备一席酒,花费不会超过五两银子。

指望高矢寒讲故事……她可没本事再给百户大人去讹人家一株稀世珊瑚。

其实,早上她听王山说“到自己府邸吃饭”,下意识认为应该在处州府,锦衣卫在处州设立的是百户所,但处州有朱家亲王,因此又经常派北镇抚司更高级的官员在此监察。

说起来,锦衣卫在建立之初编制清晰,千户副千户以上,一个卫所两个。锦衣卫十四所,加上南北镇抚司各自五个卫所,一共四十八个名额。

事实上呢,正统十年,锦衣卫千户、副千户的数量是额定编制的两倍还多。

皇帝赏赐亲信子嗣,文官不能给,武将……要掂量,最方便就是“世袭锦衣卫某某职”。千户、副千户数量爆棚,卫所的数量并没有增加,塞不进实职,就搞出来个“监督”。

其实,就是挂高位但是养着吃闲饭的委婉操作。

不管怎么说,闲职也是职,按照规定,王山是不能随便离开处州府的。

他会在遂昌置办宅邸,就很让人浮想联翩了。

“汪氏从那所宅子里出来后,跟着众人送刘娘子到渡口,然后就回家了。他家管家昨日进城是为了给请仙观给杨二福办法会。城北仙观道长们忙着刘仙姑的事,把生意转给城东了。哎……巡司刚刚说刘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