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 116 章 太宗黑毕生事业(3 / 7)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乌镝虽然顽皮了些,但只要给它安排工作,它都会认真完成,没有出过岔子。

李玄霸很欣慰。乌镝本性还是好的。

乌镝不作了,寒钩很快和乌镝和好。兄弟二雕又亲亲密密黏黏糊糊地你给我梳毛,我给你挠痒。

李玄霸松了口气,终于能把注意力从这两只雕孩子身上移开,继续准备和西突厥可汗的会谈了。

在去伊吾城的路上,李玄霸一直在脑海里不断模拟此次会谈。

虽然他有许多和皇帝、高官打交道的经验,但当“外交官”还是第一次。

李玄霸在这一生做了许多“第一次”的事,他认为非自己不可的事不多。

比如后勤,如果没有他,二哥自己也能做。

不就是一边打仗一边还要焦头烂额自己筹粮,如果战局吃紧没空筹粮就饿得哇哇哭而已。反正二哥历史中也是这么过来,能赢。

李玄霸自认为自己唯一无可取代的优势,是基于现代教育下的“全局观”。

史书没有记载细节,改变现在也会改变未来,所以李玄霸的“预知挂”会失去价值。

但“全局挂”不会。

李玄霸对于这个时代的人就像是开了“全局视野”。

他知道同时代有多少国家,这些国家彼此之间有什么摩擦,将来这些国家会遇见什么大事;他也知道地球是圆的,知道地球上有哪些重要的山川河流;他还知道全球一些大的天灾到来的大略时间和影响范围,能提前做出谋划。

所以他确定自己能说服西突厥可汗出兵,帮二哥骚扰东突厥。

李玄霸结束了一段模拟,又完善了会谈细节后,脑袋放空,将胡思乱想当做休息。

说起二哥饿得哇哇哭,李玄霸想起历史中的秦王李世民的出河东一战。

李世民的征战生涯只看结局,打的全是碾压局。李玄霸为了当太宗黑细扒每一条史料,把秦王李世民所有“大局面碾压局”下的危机四伏如履薄冰都捋了出来,才能成为“太宗黑”营销号的扛把子。

比如大众认可的李世民的军事巅峰是“一战擒双王”,其实“一战擒双王”只是李世民表面上最高光的时刻。

若论对唐朝影响最大的一战,其实是李世民奉命东出,击

败刘武周。

公元619年,刘武周接受宋金刚建议,以太原为跳板图谋天下。

李元吉丢下守城将士和官吏,连夜悄悄带妻妾弃太原逃走;太常少卿李仲文、左卫大将军姜宝谊,被刘武周的将领黄子英击败;右仆射裴寂全军覆没,只身逃走。

大唐河东之地几乎尽失,精锐也丧失大半。李渊发布手诏,“贼势如此,难与争锋,宜弃大河以东谨守关西而已()”。

那时河右之地、巴蜀之地都有割据势力。大唐都被刘武周打得准备放弃逐鹿中原,准备龟缩狭小的关中,当最为弱小的割据势力之一了。

史书为了避尊者讳,没有对此事进行过多评价,对河东之战的描写也不太多。但从手诏就能看出,大唐踩在了统一王朝()”和“割据势力”的分界线上。

关键时刻,镇守长春宫的李世民上奏,“太原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河东殷实,京邑所资。若举而弃之,臣窃愤恨。愿假精兵三万,必能平殄武周,克复汾、晋”。

他请求李渊借给他三万精兵,派他东出河东。

李渊同意,将关中之兵交给李世民率领。李世民东出河东,击败刘武周,大唐这才保住了统一天下的资本。

李玄霸握着缰绳的手微微收紧,脸上泛起不知道是讥笑还是苦笑。

长春宫处于河东去往关中的关隘之处。

近一年的时间,秦王李世民坐镇长春宫,眼睁睁地看着大唐河东之地尽失,却没有得到李渊让他领兵的诏令。

大唐军队遭遇了一连串“全军覆没”,最后李世民能讨来的只有“三万精兵”。

这竟然已经是李渊在关中竭尽全力为他筹集的所有精兵了。

李渊眼睁睁看着大唐连连败退,也不肯派李世民领兵,。那时他已经忌惮李世民了吧。

在这件事后,李渊才重新“起用”李世民。李世民才有后来南征北战的功绩。

在李世民出河东时,李渊亲自来长春宫送行,给足了李世民风光。

但是只有送行这个“风光”。

大唐当时已经岌岌可危,不仅粮草支援不足,也无法保障粮道通畅。

李世民要征河东,只能带着这支大唐最后的精兵,自己到河东征粮。

在奠定胜局那一战,李世民三天未卸甲,两日未进食,每日追击二百余里,只留了一只羊在关键一战前与众将士一起分食,鼓舞士气。

河间郡公刘弘基拉着李世民的马劝说,“深入不已,不爱身乎”?

李世民回答,“吾竭忠徇国,岂顾身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