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三三七章 朱元璋:不符合祖制?咱的话就是祖制(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崇祯了。

差朱祁钰都要差好大一截!

听了从朱元璋的这话,崇似有所悟。

明白了太祖高皇帝,为什么明知道吴三桂,在未来的历史上做出了那种事情,这个时候还不对吴襄等人动手。

同时也对太祖高皇帝,有了一个更为清楚的认识。

原来太祖高皇帝,也并非只是一味的强势,

并非只是一味的杀伐。

他杀那么多人,有很多都是有考虑的。

纵然是太祖高皇帝这样的人物,不少时候,也不得不选择忍一时之气。

“太祖爷,儿孙明白了。”

一向比较固执的崇祯,在面对朱元璋的说教,倒是显得很听话。

但具体能不能听进去,今后能不能有所改变。

这事儿,朱元璋也不知道。

现在他只能是尽自己的能力,来做一些事儿了。

尽可能的来指点教育,自己这个两百多年后的儿孙。

“只是太祖爷,这吴三桂在历史上做出了那些事,便已经证明这人存心不良。

这个时候就已经首鼠两端了。

想要再把吴三桂给拉过来,可并不那么容易。

儿孙在一个多月前,就曾问过吴襄。

吴襄与儿孙说,若是想要让关宁铁骑出动死战,至少需要一百万两银子。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让他们动一次,就要拿一百万两银子,这个数字想想崇祯就觉得特别的肉疼。

哪怕是他今日抄家,抄出来了很多银子。

这个时候只要想起,拿出一百万两银子给吴三桂,他还是觉得特别不甘心。

特别舍不得。

没办法,从崇祯继位以来,大明就没有富裕过。

天灾**不断,税收又收不上来,日子过的苦不堪言。

苦日子过惯了,这个时候纵然是突然富裕了,他还是舍不得,一次性花这么多的钱。

“这价钱,还是吴襄他们在一个多月前开的。

现在情况变得更加危急,要是想让这些人出动,只怕所需要给的钱财更多。”

崇祯说着,就忍不住骂道:“这吴襄父子,果然不是好东西。

他们是大明的将领,领着我大明的粮饷,本该保家卫国,为朝廷卖命。

可结果,让他们做一次事儿,还这般推三阻阻四,千难万难!

还要这么多钱!

他们怎么好意思?”

听了崇祯的话后。朱元璋摇了摇头道:

“不用花那么多钱,我有办法让关宁军,还有吴三桂他们不用那么多钱,就会高高兴兴的来做事儿。

不会倒向鞑子那边。”

不花那么多钱,就能拉拢住吴三桂等人?

听了朱元璋的话后,崇祯为之愣了愣。

自己太祖爷还没有开玩笑吧?

这事儿怎么听起来,这么让人不敢相信呢!

太祖爷能有什么好办法,不花那样多的银子,就能拉拢住吴三桂?

在没有听朱元璋说,吴三桂在今后会做出什么事时,崇祯对于吴三桂会乖乖听自己的话,服从圣旨是非常有信心的。

可是他在得知了吴三桂今后的事情后,对此却是连一丁点的信心都没有了。

他可不相信,这吴三桂会这样的老实。

莫非……是太祖高皇帝准备向吴襄吴三辅等人,揭示他太祖高皇帝的真实身份?

从而用这个身份,来向吴三桂施压,让吴三桂服从吗?

这事儿……听起来实在是过于飘渺虚无。

就算是吴襄父子能够相信,可把消息传到吴三桂那里去,吴三桂真的还会相信这个事儿吗?

怎么想,都让人觉得有些不太可能。

崇祯觉得,在这个时候太祖高皇帝的名头,还真不一定有自己这个皇帝名头好用。

毕竟自己是实打实的皇帝。

太祖高皇帝虽然显灵了,但很多人肯定会选择不信。

别的不说,就现在的北平城内,还有许多人不会相信,真的是太祖高皇帝显灵了。

朱元璋看了一眼崇祯,张口就准备把他准备做的事儿,告知崇祯。

结果就在此时,有太监带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郎,匆匆的走了过来。

这少年郎身穿衮龙袍,长得倒是不错,人也显得精神。

但看得出来,这个时候显得有些忐忑不安。

来者正是东宫太子朱慈烺。

“孩儿拜见父皇,问圣躬安。”

朱慈烺见到崇祯之后,马上向他爹崇祯行礼问安。

崇祯忙道:“慈烺,别着急对我行礼。

太祖爷显灵了,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