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二二七章 韩成再次剧透!论叫门天子朱祁镇最大的功绩(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种想要锤爆朱祁镇这个畜生的冲动。

“得益于有一个好老爹朱祁镇,所以朱见深登基之后,就面临了一系列的烂摊子。

大明当时所面临的局面,可以用内忧外患来进行形容。

内忧方面,可谓是四处皆反。

当初朱祁镇土木堡之变的一系列神操作,也是将大明陷入到了内忧外患的境地里。

是于谦等人,北抗瓦剌,随后又在大明境内四处平叛。

才终于算是将这一波天大的困难给解决。

结果,朱祁镇夺门,斩杀于谦等人,后面又各种乱来,刚刚有所好转的大明,情况又一次急转直。

朱祁镇死的时候,大明境内多处叛乱。

大明两京之地,都是盗贼蜂起,就更加不要说地方上了。

地方上,那真的是叛乱四起。

仅仅只是我所知道的,就有扬州盐商造反,两广地区,壮瑶大规模造反。

荆襄之地,有百万流民造反。

宁夏陕西之地,土官造反。

四川之地,蛮苗造反!

除此之外,各处自然灾害也是不断。

水旱灾害以及地震频发,许多地方都在闹饥荒……”

随着韩成的诉说,朱元璋的呼吸,又一次不自觉的加重了。

韩成没有说这些的时候,他就知道,朱祁镇肯定留下来了一堆的烂摊子。

现在,听了韩成的讲述,他发现真实的情况,竟比他所想像的更加严重!

朱元璋再次升起了,捶爆朱祁镇的心思。

不是他这个做祖宗的脾气不好,实在是这玩意太过于气人!

朱元璋觉得,自己大明两百多年就亡国,朱祁镇这倒霉玩意,至少要消耗掉自己大明三十年国运!

若不是出现这样一个玩意,自己大明说不定,还真的能熬上三百年!

不仅仅是朱元璋,就连朱标这个时候,都停下了手头正在进行的工作,不再记录了。

开始在这里听韩成讲述朱见深的事。

并为朱见深所面临的局面,感到揪心。

“外患上面,也一样非常严重。

西北方面,吐鲁番攻占了哈密卫。

有塞上江南之称的河套地带,被蒙古给攻占。

东北方面,建州女真崛起。”

朱元璋拳头不自觉的握紧。

他又想要锤爆朱祁镇了!

“它娘的!!”

朱元璋出声骂道:“这狗屁玩意,把好好的大明江山,都给折腾成啥样子了!

咱咋猛的一看,都要赶上崇祯登基时,所遇到的局面了!”

后面手中拿着鹅毛笔的朱标,闻言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这局面确实和崇祯登基时有些像。

不过,真比起来的话,还是要比崇祯时期,好上太多。

主要是大明的吏治,还没有坏到那个程度,文官集团没有彻底膨胀,腐朽。

可虽然如此,朱见深遇到的局面,依然非常不好解决。

十分棘手。

以他的眼光去看,把自己带入到朱见深的角色中去,想要把这些烂摊子给解决,安稳的做上皇位,都没有那样容易。

“成化帝继承皇位两三个月,上一任皇帝朱祁镇刚刚被下葬,他就遇到了一个很大的挑战。

指挥使门达,结纳东宫内侍王纶,密谋由翰林侍读学士钱溥,取代李贤辅政。

门达此人在朱祁镇晚年深得宠信,为锦衣卫指挥使。

此人也是夺门之变起家。

李贤此人,也是很不错的,属于当初跟随朱祁镇亲征,少数在土木堡之变中,险死还生的人。

夺门之变后,朱祁镇提拔李贤入内阁,用李贤力抗曹吉祥、石亨等人。

朱祁镇临死之前,对李贤委以托孤重任,令其辅助太子朱见深登基。

朱见深即位之后,李贤升任少保、吏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

当初朱祁镇在位时,李贤为内阁首辅,锦衣卫指挥使门达弄权,而锦衣卫的官校也恣行残暴,造成严重的祸患。

李贤多次请求禁止。

朱祁镇召来门达,予以告诫、劝谕。

而门达恃宠更加骄横,李贤找机会又向朱祁镇陈述门达之罪,门达因此恨之入骨,设计构陷李贤。

事情败露,朱祁镇也未处置门达。

这也是为什么,门达为何会在朱见深登基之后,图谋李贤的原因之所在。”

“这事情那锦衣卫指挥使弄成了没有?”

朱元璋询问。

韩成道:“没有,这些人还没有正式发难,就被揭发,宪宗大怒。

于是王纶被斩,钱溥被贬,门达因他罪被狠狠处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