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凉风(二)(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接近于迂腐的与现世格格不入的底层价值观已浸透进他的骨髓,亦是他做投资交易的原则。尽管这像是一个推崇小聪明的属于投机主义的时代。

赵濛至此再看不出来便是傻子,她发出感慨,“你记忆力真好。“

便是李东奕也侧目。

林晚亭笑道,“恰好这一块儿记住了。“

曹志远点头,也是,周总讲了这么久的模型、因子、参数、指数,便是纯金融专业的学生都未必能听得懂,需得深入接触过量化才能消化几分。像他这样,业余辅修了一个金融学位,又在金融机构实习了这么多段的,都觉得太过深奥。何况是林晚亭。那个问题确实是整段指点中最接近于人话的一句了,她记忆深刻也不足为奇。

曹志远自认是找到了理由,其他人转瞬也明白过来,众人想到了一起去,遂不再纠结。

曹志远想得不错,那句话确实是周邮臣整段讲课中林晚亭为数不多能理解的话语。

因而更不必解释。

回到座位,众人都各忙各的事,自然也没有人注意到,林晚亭打开了一个word,一个字一个字地敲打下,赫然就是方才周邮臣的讲稿,一字不差。

敲完最后一个字,林晚亭暗吁了一口气,面上无变化,心里却前所未有地意识到,如果自己尚且还需在金融这条路上走下去,要补的知识太多。诚然,金融的岗位很多,并不是每一个岗位专业性这么强。但她想走得踏实一些。

林晚亭对金融的兴趣来得阴差阳错,她本科学的环境科学,谈不上什么兴趣,只凭借着认真的态度顺利获得了B大直博的机会。读博的第一年,她确定了海洋微塑料作为研究方向。恰好,B大与英国海洋研究中心有一个联合培养的机会,一是为了散心,二也是想瞧瞧国外的发展,她获得了这个机会。

只是,令她当时的导师遗憾的是,这个机会没能燃烧起她对海洋微塑料的热情,反倒是一个经济学讲座让她隐隐约约有了一个新的方向。自然,经济学与金融学不同,但也算是触类旁通。

新邮件提醒打断了林晚亭的回忆,沈经理要她出一份机械制造行业的报告,正文里尤其提点,不必太长,两三页即可,要有数据有逻辑,邮件只发给她一人,没有抄送张总。这是沈经理习惯的做法,大概又是他新得的活。

林晚亭不介意,只知今晚又得熬夜。

不过,她轻敲键盘,得体地回应道已知晓,另是否能给对于上一份研报的反馈,只当不知沈经理将她当成了私自外包工。

吃亏是福,但也需知是为了什么吃亏。

很快,沈经理的邮件会过来,附了一份上份新能源研报的评价。

林晚亭研读过内部系统许多领导的文章,字里行间,不难判断这是张总的文笔。

意见提得很中肯,确实是她欠缺的地方。她将这一段文字摘录到硬盘里单独命名的一份文档中,文档以日期命名,正是她入职景南实习的日子。

拔出硬盘,穿上风衣,阖上电脑,确定电脑已关机,林晚亭起身,办公楼层里已经有人陆陆续续离开,林晚亭不是第一个走,并不显眼。

曹志远见她已收拾妥当,忍不住出声道,“这是要走了吗?你坐哪条线?“

说完,又想咬舌头,人家说不定有人来接。

只是今天接触了一下,他又隐隐觉得林晚亭不是这样的人,之前的妄自揣测倒是辱没了她。

林晚亭眉梢微扬,笑意浅浅,望着他,回道,“嗯。九号线。“

曹志远一愣,为方才的试探惭愧,一霎那被她的笑容闪了一下,心跳顿了一瞬。等他回过神来,黑黢的面庞染上了浅淡的粉色。他低头,状作忙于工作。等林晚亭走远,才算是抬起头着急忙慌地理东西走人。

晚上有夜盘,周邮臣从办公室出来,去商场解决晚饭,不经意地往那长方形桌子上一瞥。

很好,空无一人。

都溜得够早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