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0章 太极张三丰(1 / 6)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大河声滔滔流淌,婴儿坠地啼哭。

"子时三刻,阴阳交融,此子命数非凡,待到他长成,可到清风观寻我。"“半卷《道德经》与你。”

阡陌乡村,草屋潦倒,六岁的张君宝撑住一条腿的破凳子,大眼黑白分明: “娘亲,我饿。”刘三娘捧出盛着野菜的大海碗,野菜乌漆麻黑做一团,混着草根树皮。

"娘亲,你也吃。"

瘦骨伶仃的母亲手掌粗糙,摸摸娃脑袋: “娘不饿,你多吃,长身体。大师说了,你以后会有大本事的。"

张君宝懵懵懂懂。

懵懵懂懂的小徐也听不懂,涩口难嚼的野菜也入了他口。他恶心反胃,却看见脸蜡黄的刘三娘在偷偷吞咽口水。

七岁的张君宝看着空荡荡的破败牛棚,杂草丛生的村子土路外一群人仓皇而来。他们恐惧地呼喊着什么,张君宝好奇,竖起耳朵听: “元廷跟起义军打到东宜城了。”

“九叔公,快跑,鞑子又要征兵了。”

"元军马上就来。"

张君宝母子被迫跟随大队伍逃荒,一路南下。

小徐与张君宝共感,孩童迷茫的恐惧疲惫与场景画面融入,让小徐身临其境。

他置身远古的封建时代,用双腿丈量大地,见兵就跑,见匪就跪,吃树皮草根,求天求地,望得一安身之地。

烈阳炙烤大地,张君宝嘴唇皲裂干涩,黑駿駿的小脸麻木冷漠。

累,好累。

走着走着,牵住张君宝小手的粗糙手掌慢慢放松,垂落。

不!

不要!

小徐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他眼眶泛红,隐隐从心底生出抗拒和绝望。替张君宝绝望。

"娘、娘亲?"张君宝茫然拖住摔倒在地的母亲。

刘氏瘦到脱了相,眼下青黑,嘴唇皲裂,青白脸若死人,恐怖难看。她咬牙使劲,脏污指甲扣进

张君宝肉里: "去泰元山,清风观!寻徐清子道长,说你是牛头村张姓子,生于庚辰年二月初九,子时三刻,他定会收留你,保你平安长大。"

“孩儿,记住了!”

刘三娘声音嘶哑凄厉似恶鬼,麻木的张君宝突然崩溃,匍匐哭求:“娘,你别走。”"娃,好好吃饭,好好长大,好好活下去。"

刘三娘死了。

有好心的流民草草卷了张席子,替她插上木牌,简当坟头。失去庇护的张君宝混进流民小孩堆,却被更大的孩子欺负。“不要抢我的东西。”

张君宝死死抱住母亲留给他的遗物,被拳打脚踢踹进泥潭里。

"你没事吧?"

大孩子们泱泱离去,有个小乞丐扶起张君宝。两个差不多大的孩子扶持着,吃草根树皮到泰元山。

"总算到了。"小徐热泪盈眶,他仿佛就跟在张君宝身边,重重艰辛过山淌河。

道长是什么职业?

有钱人吗?会给别人养孩子?孤儿院院长?不然,三娘干嘛谆谆教导,临死前让孩子去道观。

小徐期待着,却变故突生,官兵强征流民,牙人抢流民贩卖。苦难总是降临在苦难的人身上。

两个孩子失散了,抱着《道德经》的小乞丐孤身一人寻到清风观。祖师像前,着对襟道袍的老道长白须白眉,盘膝打坐。

他垂眼看惴惴不安的小乞丐: “福生无量天尊。”

"你从何方来?"

“道长,请您收留我。”惴惴不安的小乞丐三跪九叩。“你从何方来?”

小乞丐咬牙,挣扎后抬头,求生欲熊熊灼烧: “我从牛头村来。”

鹤发童颜的老道长深深望小乞丐,合上双眼,掐算一番: “罢,留下吧。”

“啊啊啊!”小徐要气死了。

"小乞丐?"张君宝还在着急寻找失散的同伴,担心他出事。“嗡~”

厚重的钟鸣似从天外来,饿了好几天的张君宝昏迷倒地,被奇装异服的光头捡回山。“谢大师救命之恩。”张君宝恭恭敬敬。

光头盘坐着,姿势跟老道士很像。

但光头背后墙壁书写着大大的佛字: "六根不净,烦恼不平。君宝,入我少林,出家人要守戒律,持心修行。"

/>

小徐搞不懂道士跟和尚的差别。

都是宗教场所,这是要入教?!主角是宗教人士?!太出乎小徐预料了,诊疗片从没用宗教人士当主角的。他后知后觉,这古东厦题材的片子……太真实了。从逃荒到现在,身临其境。

“顶礼太清祖师。”

“顶礼清风观诸代祖师,清风观第37代观主徐清子今日收徒张茂,望祖师庇佑清风,道统绵延,余荫不绝。"

“张茂,上前掷篓杯!”

徐清子宽袍广袖,拂尘洒过张茂额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