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 33 章(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次日,上午10点,一辆小面包车踩着限速,极为流畅地停在闲语庄门口停车位。

一个身高约有180cm,穿白大褂,眉清目秀但眼神冷淡的清瘦年轻男人下了驾驶位。

虽然穿着白大褂,但他应该很少会被误认为医生,因为白大褂略有皱着,且有浅淡的机油等印渍。他似乎并不在意被认为邋遢。

男人打开后车厢,以与身材不相称的蛮力,从车厢里拖下了一个带轮子的,约有一人高,一人长,半人宽的工具箱。

工具箱轮落在石子路上,发生沉重的拍击声。

原本站在门口等待,准备欢迎的姜漫漫看到这一幕,目瞪口呆。

“我去帮忙。”嬴政也等待“专家”许久,见此立刻上前。

却见沈方醒摆了摆手,示意不需要。

“带我去工作室就可以。”他反手拉动工具箱车,极轻松就拖着箱子走到两人面前。

见两人没动,他想了想,伸出手。

“忘了介绍,我是沈方醒。这个工具箱虽然看起来比较大比较重,唔,好像实际也是,但是运用了一些杠杆之类的原理,可以轻松携带。不让你们帮忙是因为里面放了各种工具,碰到开关可能会触发。唔,这个问题我已经有了些想法,下个月应该可以解决。”

他看似在和人打招呼,但又完全沉浸在自己世界,根本没有想要认识他人的意思。

姜漫漫早听说过他这种性格,也不介意,带着他去到后院。

后院已经搭起了一个天幕,除了院子,旁边的小仓库也收拾出了一半空间。

沈方醒环视一圈,打量了几秒嬴政做好的农具,点了点头:“很不错。”

也不知道是在肯定准备的地方,还是工具。

而后他打开工具箱一侧,变魔术般取出一个造型简单低调的平板,看向嬴政:“开始吧。我整理了一些选择和想法,先确定是否合适。”

“好。”嬴政也没废话。

看着两人很快对着图纸讨论,姜漫漫自觉看不太懂也帮不上什么忙,退了出去。

今天的菜单是小鸡炖蘑菇,山药肉末炖蛋,加农家小炒肉,鱼香茄子和番茄蛋汤,前两道已经炖上,后三道菜已经切配好,等开饭前再做就行。

检查停当,姜漫漫提上猫饭,带着无人机去废弃老屋喂猫了。

虽然这几天嬴政不上播,但她可是正经的美食萌宠UP主!

不过,和以前相比,姜漫漫在美食萌宠直播上也有了小小的改进,毕竟走上了“直播秦始皇”这条路,和历史沾了边,观众里也多了历史及历史轶事爱好者。

她便在做菜时,讲一些食材的来历和小故事:白蘑菇也就是双孢菇,出现较晚,最早是法国人种植,而中国很早就开始食用菌类,《吕氏春秋·本味》记载早期天下美食,中有“味之美者,越骆之菌”的记载,吃的是香菇,但当时菌菇都是野外采集,宋元时期,用木发菌的方法普及,如木耳、金针菇等的菌类成为餐桌常见之物。

酿酒时,则细说古代酿酒的发展,之所以古人千杯不醉,是因为古法酿酒的曲酿法,在酒精浓度达到10度时会停止发酵,所以早期酒的酒精浓度都不会超过10度。

至于蒸馏酒,也就是高度数白酒,有说东汉就有,因为考古发掘出了蒸馏器,也有说唐宋有,但无定论。

真正大规模普及,还是在元代,所以元明时期的施耐庵创作《水浒传》,武松打虎前光临的酒楼,敢打出“三碗不过岗”的招牌。

这里有些是她现学现卖,有些是以前因为对吃的感兴趣,看过的书里的。

喂猫的时候,她则会讲一些先秦和秦朝时代的故事。

从荆轲刺秦,讲到当时人津津乐道,而现代人也很感兴趣的著名刺客们,又从“士为知己者死”的刺客豫让,讲到当时人的死亡观。

这些都是她最近空时看书学到的,因此她还有了很多看着没什么用,实际也没什么用的收获和感悟。

比如以前在语文书中学到屈原生平,说屈原被王厌弃,无法施展抱负,最终自沉汨罗江。当时姜漫漫就想不通,活着不好吗?

现在她发现,对那时的人来说,心中信义荣辱非常重要,有些“奇葩”想法是现代人根本无法接受的程度。

比如《吴越春秋》记载,吴王阖闾将吃剩一半的蒸鱼推给公主滕玉吃,滕玉认为这是侮辱,自进而亡。

比如《晏子春秋》中,齐相晏婴想要除掉国内三位骄横功臣,于是让这三人论功高下以分两个桃子。不参与分桃,就是自认无勇无功,参与分桃,则认识到自己的贪婪,三人最终因自觉不仁不义而愧疚自刎。

一旦知道这些事,好像就更能理解屈原的自沉汨罗了。

她也是个半吊子,边絮絮叨叨讲,边接受弹幕大佬指正,记下大佬推的论文和书单准备后续有空慢慢学。

没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