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152.群雄逐鹿 鬼才郭嘉!(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来高句丽为什么会成为隋唐两朝的心腹大患呢?”

“汉末任何一个诸侯都能扫平周围的异族,直到五胡乱华……”

曹操眉头紧蹙:“五胡乱华!”

刘备:“胡人南下了!”

……

【这一战,曹操顺利解决了袁氏的残余势力,却也损失了他最重要的一名谋士——郭嘉!】

评论区

“郭嘉就死在这一战中。”

曹操当即拉着郭嘉的手痛呼:“奉孝!”

曹营的谋士们关系都不错,他们也为郭嘉的早逝痛心不已。

“郭嘉是最懂曹操的谋士,他们就像朋友一样,出则同车,坐则同席。”

“若是郭嘉活着,说不定就没有三国了。”

已经三分天下的曹操则默默流泪,“我的奉孝啊!若是你还在,孤早已一统天下。”

【郭嘉,字奉孝,颍川人士。他被后世称为三国最强预言家,三国第一鬼才!】

郭嘉有些不好意思:“惭愧惭愧!”

【他年少时便看出天下必将大乱,守在家中闭门读书,因此名声不显,但当地英杰之士都知道他的才学,如荀彧、戏志才等人都是他的好友。】

【袁绍如日中天之时,郭嘉也曾前往投奔,但与袁绍一番交谈后,他便看清了袁绍的底细。袁绍想要匡扶天下,却不会用人,辅佐这样的人成就大业太难了。当时郭嘉名声不显,袁绍也看不上这个无名小子,郭嘉便离开了冀州。】

袁绍:错失一个亿……

【直到六年后,曹操麾下的重要谋士戏志才去世,曹操请荀彧推荐一位可以接替戏志才的人才,荀彧便推荐了他的好友郭嘉。】

评论区

“荀彧就是曹操手下的人事主管。”

“曹操麾下的谋士大部分都是荀彧推荐的。”

“若不是荀彧为人足够正直,颍川谋士也没有抱团的习惯,曹操的麾下也会出现袁绍那样争权夺利的情景。”

【曹操与郭嘉一番深谈后,大为欣赏,他高兴地说,这就是能帮我成就大业的人才,郭嘉也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主公。】

曹操:“吾与奉孝真是相见恨晚。”

郭嘉:“得遇主公,是嘉之幸!”

【曹操将郭嘉视为自己的首席谋士,特意设置军师祭酒的职位以示重视。】

【郭嘉也没有辜负曹操的厚爱,官渡之战前,郭嘉提出了“十胜十败”论,坚定了曹操必胜的决心。】

评论区

“郭嘉的十胜论涉及兵法的各个方面,切中要害,博大精深!”

“他说袁绍出身士族,被繁琐礼节所束缚,曹操却能因事制宜,不受拘束。”

“汉末大乱是因为桓灵二帝将皇权下放,律法形同虚设,施政太过宽容导致的。而袁绍也是宽以待下,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曹操却能顺应历史潮流,宽严相济。”

“袁绍外宽内忌,任人唯亲,优柔寡断,沽名钓誉,是非不分,还喜欢听吹捧的话。曹操能唯才是举,不拘一格。以诚待人,刑赏必诺,聚集了一大批擅长实务的人才!”

“袁绍妇人之仁,对于眼前的饥馑贫苦怜悯心痛,却无法看到远处的事物,这不是一个政治家该有的素质。”

“……”

“从这里就能看出,郭嘉不是一个只能解决危机的谋士,而是能高屋建瓴,为曹操提供统一天下的理论支持的人。”

“刘备投靠曹操时,郭嘉建议曹操软禁刘备,既不能担上杀贤士的骂名,也不能放刘备自行发展。”

“可惜,曹操只听了前半段。”

“曹操想收服天下所有英才为自己所用。”

“比如孙权,比如司马懿……”

曹操感叹了一句:“孤真是太爱才了。”

“官渡之战前,曹操想要平定徐州,又担心他出兵后,袁绍会偷袭许都,也是郭嘉断定袁绍优柔寡断,不会立即出兵。刘备在徐州立足未稳,正是收复的最好时机。”

“事实也如他所料,曹操收复徐州后,顺利回到许都,袁绍准备的攻势还没有开始。”

“郭嘉总能准确的预判事情发展,就像是能掐会算一样。”

【官渡之战中,孙策想要趁着曹军被困官渡,许都空虚之际,偷袭许都。若是失去许都,曹操的势力必会分崩离析,一时间,曹操处境堪忧。曹营中许多人开始向袁绍抛媚眼,他们的书信往来频繁,想要为自己谋求一条后路。】

评论区

“曹操为了安抚孙策,在开战前就跟孙家结成了儿女亲家,曹操的侄女嫁给了孙策的弟弟孙匡,他的儿子曹彰也迎娶了孙贲的女儿。”

“所以,汉末的争霸其实都是亲戚在打架(狗头)。”

“他们在战场上打生打死,战后又能坐在一起饮酒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